然而这两只船也如同他们的船队一样,仿佛要隐藏行踪似的,船上黑灯瞎火,而且来势又急又凶。正当其冲的那几只船总算闪避得及时,才好歹险险让过,没有闯祸来。
黄宗羲于是一方面责成将领们全力稳定军心,一方面命令章钦臣立即带人前往五里之外,沿着敌人攻的必经之路埋设万弹地雷炮;然后,又把营中最厉害的火
集中起来,组成殿后的防线,掩护各营登船。结果,在接二连三地遭到火
的猛烈阻击之后,清军的追兵还真被吓住了,不敢过分
。就这样,黄宗羲才好歹把三千人
尽数撤了下来…如今,兵算是撤下来了,不过说到黄宗羲的脑
里,那
疑心是在经历一场噩梦的
觉,却始终没有完全消除。相反,由于最
张混
的时候已经过去,此时此刻,他独自扶着船桅,默默地望着夜幕笼罩的江面,倾听着狼
击拍船舷的哗哗声响,以及
畔将士们
张不安的呼
声,那
荒谬的、不真实的
觉又像混沌的浊雾一般,在他的脑际再度弥漫开来。
后,他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由于大局已经彻底崩溃,士气正面临全面瓦解,如果继续向海宁攻,只能是白白送死;即使是继续呆在谭山,也同样会被敌军轻而易举地合围聚歼。但是在
清鲁王的去向之前,也不能
逃一气。比较稳妥的
法是撤往江南,先回到家乡再说。本来,要安全撤退也并不容易,因为清军的一千援兵就在十里外的大尖山,随时都会乘机猛扑过来。不过,幸好他们还带着一个火攻营。
的确,他们这一次率先兵,是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才争取得来的,而且已经成功地在谭山登陆。这些天来,尽
一直在等待龙王堂那边的消息,没有采取
一步的行动,但是,他们也没有就此闲着,而是尽力同四乡联络,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令人欣
的是,这两天,挑羊担酒前来
问的乡绅民众越来越多。因此黄宗羲已经同大家商定:如果陈潜夫还不回来,他们也不等了,尽快挥兵向海宁
攻,先打上一仗再说。谁知,转
之间,就一切都化为泡影…“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黄宗羲茫然地、痛心疾首地想“怎么一下
就
成这样
?不错,方国安那伙武人靠不住,那是早就知
了的。但不是还有偌大的一
钱塘江天堑么,怎么会被清军一天之内就大举攻了过来?嗯,从
天起,浙东的雨
就一直偏少,
五月之后,更是旱得厉害。这些都是事实。可是凭着海
的
托,也不至于浅落到策
可渡呀!莫非上游竟是断
了么?
哎,怎么这么巧?怎么不迟不早,偏偏要在这个当上断
?莫非连老天爷也在故意帮着建虏,来灭亡大明么!”这么懊恨地推究着,黄宗羲的脊背忽然泛起了一
寒意。不错,如果冥冥中真是这样注定了的话,那么他们这些仁人君
苦心孤诣地为恢复明朝、再造中兴而竭力奔走,甚至不惜破家灭
;而万千民众为了保存祖辈相传的礼教风俗不致毁于一旦,为了不被虎狼禽兽征服
役而
行的拼死抗争,到
来岂不都是徒劳白费的吗?既然如此,那么还千辛万苦、死缠烂斗地
撑着
什么?倒不如即时
江中,一死了之,更叫痛快
净!心中这么自暴自弃着,黄宗羲就陷
了一
从未有过的绝望和沮丧之中。他开始厌倦地想到:明朝已经腐朽到这
地步,其实一切都成了定局,已经很难加以改变了。而与运行于冥冥之中的天
相比,人其实是那样卑微,力量是那样有限,想要改变这
大势,确实很难很难,甚至是
本不可能的…然而,他没有能将这
沉的思绪继续下去。因为
后的将士们忽然发
一声呐喊,随即
张地
动起来。黄宗羲吃了一惊,连忙转过
去,黑暗中却看不
有什么异样。直到他竭力睁大
睛,仔细辨认,才隐约地从那闪着白光的朦胧影象中,发现原来是两只挂着
帆的船,正一先一后从上游直驶过来,而且
看就要同他们的船队撞上了。本来,夜里行船,照例要挂上灯笼,好让别的船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