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大秦帝国5:铁血文明山草原(7/7)

声震荡整个阴山草原的皇帝万岁的呐喊,四野民众随之齐声呐喊,皇帝万岁的声狼铺天盖地地弥漫了整个大草原。

声狼渐渐平息之后,嬴政皇帝的声音在高高云车上回荡起来:“将士们,臣民们,朕今犒军,赏格高于灭国大战!因由何在?只在一处:剪灭六国者,平定华夏内争也!驱除匈奴者,平定华夏外患也!生存危亡,外患之危大于内争之危!华夏文明要万世千秋,便得深彻根除外患!否则,华夏族群便有灭顶之灾!华夏族群便永远不得安宁!唯其如此,大秦非但要驱除匈奴于千里之外,还要修一道长城,将外患永远地隔离华夏文明之外!”

“修长城——”整个阴山草原都在震荡。

“皇帝万岁!长城万岁——!”万千军民都在呐喊。

那一夜的景象,长久地烙印在了边地民众的记忆里。多年以后,西汉初立而匈奴再度南下,纷纷南逃的阴山牧民们每每想起秦时的辉煌与荣耀,无一人不是万般感慨:“还是人家老秦厉害!杀匈奴如猛虎驱羊,就连犒军酒也是三十万人一声吼!始皇帝一说修长城,啧啧啧!是军是民都嗷嗷叫,老秦了得也!”

次日,嬴政皇帝在幕府备细听取了蒙恬扶苏辛胜章邯四人的军情禀报。扶苏很为没有捕获头曼单于而愧悔,向皇帝自请处罚。嬴政皇帝看了看急于为扶苏辩解的蒙恬三人,破例地摆摆手呵呵笑道:“算了算了,功过相抵。真要处罚,只怕我要费牛劲也。”蒙恬三人不禁一齐笑了起来。归总军情之后,君臣议定了五件大事:

第一件,明年再次追杀匈奴,彻底平定阴山以北;第二件,立即筹划修建长城,以为永久屏障;第三件,实设边地郡县,将北河与阴山边地统一设县管辖(后实际设二十四县);第四件,向北河迁徙数十万成军人口,一则修长城,二则仿效南海郡秦军长久定居戍边。后来,迁徙北河的数十万成军人口定居北边,镇抚千里,称为“新秦”之地;第五件,加紧修筑九原直道,以保障粮秣输送。

诸事议定,嬴政皇帝在当夜与蒙恬密谈了许久。

嬴政皇帝先告知蒙恬,两位老将军的葬礼都以国丧大礼举行了。王翦葬于美原山庄,蒙武葬于北阪山塬,都是他亲自护灵下葬的,蒙毅也日夜跟随着忙碌。蒙恬眼含泪光,默默地对皇帝深深一躬,便不再就父亲丧事说一句话了。蒙恬清楚地知道,皇帝必然有更为要紧的大事要说。默然一阵。嬴政皇帝对蒙恬说起了一件异事。在蒙恬北上之后,他想看看大丧之际的咸阳民情,一日晚上带着四名卫士出了皇城,走进了咸阳街市,后来又出了咸阳东门,漫步到了兰池宫外。便在宫外那段林荫大道的阴影中,突然蹿出了两名剑术极高的刺客。那夜他没有带剑,若非一步滑倒跌人树后,那飞来两剑定然刺中要害了。四名卫士飞步赶来,那两名刺客却死战不退,若非用了弓箭,四名卫士未必杀得了两名刺客。当夜,咸阳令立即在关中大肆搜捕捉拿刺客余党,分明是疑犯多多,一连大索二十日,却一个也没有捕获。

“有此等事?”蒙恬大是惊愕。

“此次之险,过于荆轲行刺…荆轲一支匕首,此次两口长剑。”

“剑锋淬毒?”

“正是。”

“兰池宫靠近尚商坊,必是山东六国老世族所为!”

“大体不差。”嬴政皇帝点头道“教人疑虑者是,当年荆轲行刺,秘密预谋何其久也!如何山东老世族业已失国,竟能在短短时日内,筹划得如此缜密之行刺?”

“更有要害处!”蒙恬见事极快“刺客何以能如此准确地得知陛下行踪?”

嬴政皇帝默然了。望着幕府外隐隐游动的甲士,望着甲士身后蓝幽幽的夜空,嬴政皇帝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蒙恬正欲开口,皇帝却摆了摆手低声道:“还有一件更大的黑幕。”蒙恬蓦然一惊,顿时打住了冲到口边的话语。嬴政皇帝说:“扶苏与张苍的南下密查,揭开了一道教人惊心动魄的黑幕。扶苏虽然没来得及禀报便北上了,但郑国与张苍深觉此事重大,还是在兰池刺客事件之后全盘秘密奏报了。”皇帝缓缓地说着,脸色从未有过的阴沉可怕。及至说完,素来镇静从容的蒙恬连手心也出汗了。

“此乃国本之危,陛下可有对策?”

“你且先说,何以应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