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神色一变,冷笑一声:"小姑娘,听口音你可不是湖南人。"
"我不是,"凤仪道:"我哥哥是。"
妇人点点头,心道这小姑娘一身孝服,死人的话不假,等人就不一定了…她又堆起满面笑容:"你知道湖南会馆怎么走吗?"
凤仪摇摇头。妇人道:"我家那口子就在湖南会馆当差,你不如在我家歇息。等他回来了,让带你去好不好?"
凤仪没有吱声。女人见她犹豫,笑了一笑,朝门内喊:"如玉,家里来小客人了。"
"哎!"一声清脆的回答。一个着粉色衣服,白皮肤杏仁眼,长得如瓷娃娃一般的小姑娘跑了出来。她见到凤仪,便上前拉她的手。毕竟是同龄朋友,凤仪没有挣脱。妇人见她已然上套,慢悠悠地吩咐:"去,把她带进去歇一歇。"
如玉扶着凤仪走进小院。妇人紧关大门,把她们带进一间堂屋。如玉给凤仪倒了杯水,又抓了些瓜子糖果之类,放在桌上。妇人拿起一颗瓜子,闲闲地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凤仪。"
"几岁了?"
"十岁。"
"看起来不像,"女人笑了:"倒像八九岁的。行了,我们今晚在这儿住一夜,明天我们就出发。"
凤仪闻言一愣:"阿姨,不是说去湖南会馆吗?"
"哦,"妇人道:"我那口子晚上才回来。明天我们就去会馆。"她见凤仪还有两分不信,便亲自蹲在地上,慢慢地替她脱下鞋袜,口中不住地道:"啧啧啧,真下得了狠手,你伤得不清,你就别乱动了,阿姨一定给你送到湖南会馆去见哥哥。"
凤仪大为感动,再无二话,便留了下来。妇人给她上了药,又做了点吃的,嘱咐如玉好好招呼她。如玉虽比凤仪年幼,却十分知冷知热,一会儿让她坐在床上,不要动了伤口,一会儿又拿出木头玩具,和她过家家。凤仪自幼在汪宅长大,几乎没有和同龄人玩耍的机会。此时境遇,又遇上了如玉,她立即把如玉当成了知己良朋。两人玩着玩着,如玉便问她家住何方,都有些什么人,因何跑来此处。凤仪毫不相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讲到伤心处,凤仪流泪不止。如玉又是倒茶又是唱小曲,百般安慰。两人直好得如一人一般。
到了晚间,妇人把如玉叫出去问了半天话,这才安排她们吃饭、洗漱,嘱咐她们早些休息,明天一早赶路。凤仪从未在汪宅外过过夜,加上突逢家变,流落江湖,心中五味陈杂,哪里睡得着。她害怕打扰如玉,便闭眼假寐。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走进来,站到了床边。
凤仪感到有光照在了自己脸上。一个男人低声问:"这是兜顺风-4]的一株花-5]?
凤仪大惊失色,幸好那道光移开了。只听见女人轻声笑道:"怎么样?"
"真是一节嫩藕。"
"好老妈-6]一定满意。"
"叫如玉好好看着她。"
"放心吧,她裹脚吃了大苦,跑不远的。"
两个人边说边朝外走,凤仪隐约听见一句"湖南会馆",便听不清了。
原来这是一群人拐子!凤仪又惊又怒,她突然想起那句"让如玉好好看着她!"难道?她转过头,如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了,一双眼睛如鬼魅一般,死死地盯住她。刹那之间,两个孩子都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凤仪一个翻身坐起,不等她再有动作,如玉发出了一声尖叫:"妈——!"
凤仪难以置信地盯着如玉。这就是她全心全意结交的朋友?她和他们是一伙的!但如玉双目含恨,恨中含乐,毫无下午时分的温暖与可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眼看到猎物落网的古怪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