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黎段相争(2/2)

中国的事情,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了小人的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从古至今,有多少大人是被小人给拖下并一蹶不振的!徐树铮和孙洪伊两人在前台斗法,两位后台老板免不了在私下里抱怨,段祺瑞说:“这孙总长也太不象话了!”黎元洪则说:“徐秘书长未免欺人太甚!”

最后,黎元洪只好把北洋系的大佬徐世昌给请来,希望他来调解这个纠纷。徐世昌是个老官僚,见多识广,他一就看了其中的问题所在。于是,徐世昌提一个方案,那就是将孙洪伊和徐树铮同时免职,原总统府的秘书长张国淦任国务院的秘书长。张国淦与府院之间的关系都不错,由他任国务院秘书长的话,双方的沟通就相对好很多了。

黎总统也说服不了他,这下事情闹僵了。一方面,要是不把孙洪伊赶内阁的话,段总理的面没地方放,以后也就没了威信;另一方面,孙总长持自己没有错,主动辞职就是失却人格。双方都不肯妥协,把黎总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束手无策。

11月下旬,孙洪伊、徐树铮、丁世铎三人先后被免职。老段这次以一换二,而且徐树铮仍旧是陆军次长,勉占了上风。至于被免职的孙洪伊,他转又回到了国会,仍旧对老段不停的发难。

老段这回真动怒了,他在十月中旬下了一将孙洪伊免职的命令,让小徐拿给黎总统盖印。黎总统见后十分震惊,决不肯用印。徐树铮为这事来回跑了四趟,黎总统连拒四次,丝毫不肯让步。最后一次,徐树铮威胁黎元洪说:“总统不肯盖印也无妨,以后我们不准孙洪伊参加国务会议!”黎总统大怒:“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树铮冷笑:“什么话?这是段总理的原话!”

过了几天,很少到总统府的段总理突然气呼呼的现在黎总统的面前,他拿着将孙洪伊免职的命令给黎元洪,说:“总统要是不肯免孙洪伊的职,那就把我免职了吧!”

老段用人,从来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对下的袒护是了名的。对于徐世昌的提议,老段开始不同意,因为他并不希望徐树铮被免职。直到后来国会要弹劾徐树铮,老段才不情愿的同意了这个方案,但又加了一条,那就是将总统府秘书长、号称黎元洪“四大金刚”之一的丁世铎也一并免职。

接着,在8月下旬的时候,众议院将湖南议员提的一个议案转给了国务院,其中对现任福建省长的胡瑞霖提查办要求,理由是其在任湖南财政厅长时有贪污等劣迹。胡瑞霖是皖系的人,徐树铮接到议案后擅自以国务院的名义为胡瑞霖辩护,并将议案驳回。

张劲。两人的日常角就不消说了,这里说几次大的冲突。第一次冲突是徐树铮擅自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调令、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省军队会剿护法军李烈钧的事情引起。本来这事已经在国务会议上讨论过,决议是去电调解,而小徐却私自拟了一个讨伐的命令拿给黎总统盖印,结果被拒绝了。小徐一怒之下竟然擅自以国务院的名义将讨伐之令发,结果引起其他内阁成员的一片哗然,孙洪伊当面指责小徐违法越权,而小徐也不甘示弱,两人就此结下梁

偏偏孙洪伊这位也是个死派,他死活不肯主动辞职,还大声嚷嚷:“什么官我都可以不,只要维持我的人格!我不辞职,不洋,不外调!”

一个月后,孙洪伊为整顿内务,裁减了里的三十多名职员。由于这些被裁者大都和北洋系的脑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他们岂能善罢甘休,而徐树铮也想利用他们来把孙洪伊给搞下去,于是便怂恿他们向平政院上诉。结果,平政院裁定撤销内务原令,被解职的那些人仍旧回去上班。

老段下了最后通牒,黎总统也只好退让,不过他还想给双方留余地,也给自己争回,于是他建议:“免职令还是不下的好,让他自动辞职吧!我来给他工作!”

徐树铮的这命令,不但内务总长孙洪伊拒绝副署,黎总统也拒绝盖印,府、院之间反复争执,酿成**。老段自上次就对孙洪伊十分不满,于是暗地里给孙传话,让他辞职算了。但是,孙洪伊非但认为自己没有错,而且气十分,拒不辞职。

被这么一闹,老段也觉得这事得荒唐,随即命小徐将咨文追回,徐树铮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却不了了之。由此,孙洪伊又和老段卯上了。

孙洪伊得知后十分恼怒,他怒气冲冲的找到老段说:“对民政长官的分问题属于内务的职权,我自己分的事情,我竟然一都不知,这算哪门王法?如果秘书长可以包办一切,那我这个内务总长还它作甚?”黎总统得知此事后,也召见并留孙洪伊说:“就是啊,现在哪里是责任内阁制,简直就是责任秘书长制嘛!”

平政院是袁世凯时期设立的一个政治仲裁结构,孙洪伊不但不接受这样的裁定,反认为平政院是一个非法机构,随后他拟将此案提国会审议。徐树铮害怕国会接受孙洪伊的意见,于是决定先下手为,他在经过老段的同意后拟定了一执行平政院裁决的命令,准备总统府批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