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十二、诡寄
此时已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二月,chun意已发,冬意已去,原本应该是chun寒料峭,万wu复苏,mei好亮丽的时节,但对于广大贫苦百姓来说,这个季节也是非常难熬的。
每年这个时候,官府都要向百姓们收缴“chun赋”这里的“chun赋”不是“chun天赋诗一首的意思”没有那么诗情画意,也没有人在这zhong时候还有心情写诗,因为这里的“chun赋”指的是chun季征税。
有些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以为大明朝的税赋非常低,其实…这些朋友没错,因为对于商人来说,大明的税赋确实很低。对于士绅阶级来说,gen本就免税,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明朝的税赋就十分沉重了。
大明每年收两次税,一次叫zuochun赋,一次叫zuo秋赋。顾名思义,chun赋就是chun天收,秋赋就是秋天收,这两次税收十分沉重,使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尤其是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辽东军饷不足,加派了辽饷(后来又加派了数次,每亩地加派了九厘银子)。这份加派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明亡都没有取消,压得百姓们苦不堪言。
朱元璋坐在上山坡上,一边看着大黄niu吃草,一边看着一个住在附近的乡民走进ma家大院。这家乡民选在chun赋的时候来拜访ma家,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诡寄”
所谓“诡寄”就是将自己的田产挂在别人的名下。
前面说过了,士绅阶级是免税的,而普通百姓却必须jiao纳重税,在这zhong情况下,一些日子过不下去了的百姓,就会到当地的士绅家去,登门拜访,主动说:“请老爷收我为nu吧,我和我的田地全都归于您家…”
然后士绅老爷肯定笑嘻嘻地dao:“这怎么敢当?你要来我家当然是好的,来就来吧!我也不收走你的田地,你自己接着耕,只要每年给我jiao点小钱上来就行。”
结果田地还是那片田地,耕地的农民还是那个农民,但是在官府的资料上,那块田地已经不再属于一个农民,而是属于一个士绅,耕地的农民也变成了士绅家的长工,这块田地自然就不需要上税了…原本应该由国家收取的税赋,就变成当地的土绅收走,国家财政也就一日不如一日。
当然,愿意主动去投shen给别人为nu的人虽然有,而且不少,但在整个农民阶层中还是占少数。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极qiang,一片土地就是一个农民的命gen子,一般人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不可能去zuo这zhong把shen家xing命全都送给别人的事情。
gen据朱八的记忆,以前每年都有人来“诡寄”到ma家,但一年里不过三五家人,不会太多…今年却大不相同,朱元璋坐在小山坡上看了一阵子,才仅仅半天时间,就有三家农民过来“诡寄”照这样发展下去,从“chun赋”开始到结束,起码也得三四十家人“诡寄”到ma家,成为ma家名义上的长工。三四十家人,就代表上百亩的土地,大明朝的税收,又要下降百亩了。
“旱灾果然是更加严重了。”朱元璋叹了口气“诡寄”的人变多,说明jiao不起税的人变多了,这毫无疑问是大旱灾带来的效果,不过这并不是朱元璋最忧心的事情,他忧心的是制度的问题…
在天空中飘浮了几百年当旁观者,他已经看到了大明朝的许多弊政,其中就有士绅阶级免税给国家带来的财政问题,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严重弊政,但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gan觉这个问题难以解决!
为什么?因为要修改这一条政令,就相当于与整个大明朝的士绅阶级为敌!
可是…如果不解决这个税赋的问题,大明朝的财政就无法得到缓解,救不了这个国家…
朱元璋忍不住就会想:“如果现在让我当上大明朝的皇帝,我要如何来对抗全天下的士绅?像洪武年间那样下令全bu杀光?不行,肯定不行!洪武年间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当时我手握重兵,威望极高,才可以支使军队杀尽一切不听话之人。现在就算让我当上皇帝,整个国家的军队也无法zuo到全bu听我的,与全天下士绅作对的唯一后果,就是某个大将军带兵造反,然后群臣呼应,我将孤立无援…被叛军杀死之后另立新君。”
算了,现在想这个为时过早,我还只是ma家的一个放niu娃,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