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0章幕后(2/2)

陈震很惊讶,他从来不知师有如此规模。在一次与魏霸的记室杨戏见面时,他隐晦的提了这个疑问。杨戏很不以为然的说,将军麾下的区域划分,不到万不得已,将士们不会远征。毕竟离家时间长了,思家念土的情绪会影响作战。师除了那次远征武昌之外,基本上不州海域执行任务,朝廷当然不知了。

陈震倒了一凉气。师有一万五千多人,那东海师至少有两万人。周胤、邓艾等人撤彭城,去了东海,大概不仅仅是给忠一个下威那么简单。魏霸早有计划放弃彭城。彭城受挫,骑兵折损严重,在青徐一带与魏军争锋必然带来更大的伤亡,所以魏霸脆把主力撤了青徐,全力加师的力量,把这个难以建功的战区给了忠。

上的原住民不多,新来的移民却非常多。这些人聚集在魏家庄园的周围,自然的形成一个个的聚落,规模大些的便称作县,规模小些的便称作乡里。既然是不远千里而来,那些乡音相近的人自然的聚在一起,名字便也以老家的名字代替。

一念及此,陈震就觉得非常惋惜。



朱崖是海岛,虽然宜耕面积不少,毕竟不如海打渔来得方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最朴素的理。所以陈震在朱崖的这段时间,看得越多的还是海的渔船。每天早上,都有不少渔民驾船海,每天晚上,都会有无数的渔船回来,几个港总是帆影如织,人声鼎沸。

经过打听,陈震才知,那是师战舰,他们在海上的任务一是护航,以免海盗打劫,一是在渔民们遇到意外情况时予以救护。同时,他们还承担由朱崖到九真、日南一带的远途护送。陈震了些心思,打听到这支师大概有四五艘舰,二十多艘楼船,大小战船三百多艘,总兵力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分成三批,一批海,一批返航,一批留守朱崖休整。

陈震一时心灰意冷。

陈震很惊讶,随即又问了一个问题,魏霸现在治下的师一共有多少人?

杨戏眨了眨睛,笑而不语,被陈震得急了,他推脱,我只是一个文职,不知军事上的事,反正你也看到了师的规模,大致上,你应该可以推断东海的师规模。东海是前线,州是后方,理论上说,目前在东海的师只会比师实力更雄厚。

换句话说,即使诸葛亮不安排忠去东线,魏霸也有意放弃青徐。而他放弃青徐,恐怕也不仅仅是无法与魏军铁骑争雄这么简单,他是主动撤退,韬光养晦。这么的目的,也许就是要让诸葛亮觉得东线已经不再是威胁,好把主要的目标转移到关中。

“邓艾他们是不是都去了东海?”

杨戏沉半晌,

外逃的人远远比死去的人还多。农耕民族重土安迁,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背井离乡,战是促成移民的最大原因。如果不是中原战,大量的百姓南迁,别说州得不到这么多的人,就是整个江南的开发都会慢上许多。

魏霸占据荆南和州,成了世最大的受益者。中原的那些重臣们,虽然知有不少人南迁,但是在他们的里,州还是蛮荒之地,不值得重视。诸葛亮本人大概也有这样的看法,所以才没有对魏霸产生足够的警惕,现在终于让魏霸坐大了。



陈震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中原的地名姓氏,其中不乏从青徐等地来的。自从董卓,袁绍等人起兵讨董不成,反而自相混战,青徐之地就成了战场所在,原本人烟稠密的青徐现在耗减,一分是因为战而死,另一分却是因为战而逃。

陈震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师行于海上,魏霸又不向丞相府要钱要粮,所以丞相府本不知魏霸麾下究竟有多少师。

陈震注意到,不时的有战舰港,从上面放下一些遇到风狼而倾覆的渔民,然后又重新起帆,驶大海。当海的渔民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两艘楼船随行。

换句话说,目前诸葛亮要挟天之威,御驾亲征关中,以夺李严兵权的形势,早在一年多前,就在魏霸的预料之中。他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推动着朝堂上的局势向前发展。包括今天诸葛亮被迫以封王为条件,换取他的支援,其实都在魏霸的预料之中。并不是因为诸葛亮了什么决定,而是魏霸这样的决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