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3章他山之玉(2/2)

“怎么一个反其而行之?”

静,你觉得元则此计如何?”

王默想了想,颌首附和:“反者之动,我觉得元则此计甚妙。只是事不宜迟,需得速战速决,若是主动攻关中,我怕难以建功,不如主动示弱,引逆军主动击。”

王默之所以一直不肯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的份。曹宇、夏侯霸是宗室,桓范也是谯沛乡党,而王默却是太原世家。他如果建议天改变对世家的策略,会不会引起天的反,反而误解了他的意见?

夏侯霸眨了眨睛,怦然心动。桓范说得不错,魏霸要想真正形成威胁,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能趁此时间重创关中的蜀汉军,甚至重夺关中,那魏霸独力难支,就算拿下辽东,也无法影响整个战局。

如果真的能击败李严,挫败刘禅亲征,那宗室的力量就可以得到一步的加,对世家的优势就会更明显。到时候再反过来迎战魏霸,岂不是要轻松许多?

问题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说到底,还是皇室和世家的矛盾。

君臣之间如果有了猜忌,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任何一个明智的臣都会尽量避免遇到这情况。王默的名字是他的叔父王昶起的,王昶奉行黄老之弱,不肯主动惹事。这一,从王默和王昶的儿王沈、王浑等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得来。

王默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从战事上来说,东线的压力确实很大,增援东线是应该的。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负责东线战事的是司懿,在幽州的是陈泰,他们也是世家。如果仅仅增兵,不调将,则形同给司懿增加实力,恐怕天不会愿意。如果增兵的同时再派将,那司懿会不会认为这是天趁机夺他的兵权?

曹睿一直有一看法,曹魏之所以现在被世家所左右,就是因为文皇帝当政的时候,对世家太迁就了。如果像武皇帝那时候一样钳制世家的发展,不至于会现现在的窘境。在武皇帝的时候,司懿敢这么放肆么?他之所没有明说,是因为不能指责先帝,可是让他放松对世家的压制,那也是本不可能的事。

夏侯霸有些赫然,他知误解了王默。他咳嗽了一声,语气更加和缓:“那以静之见,该当如何理?”



桓范笑了笑:“这么说来,还是要先佯动于东了?”

大敌当前,君臣之间产生这误会,大概不是什么好事。

王默不不慢的分析着蜀汉朝廷内的争斗,却迟迟不提及战事,夏侯霸听得有些焦躁,曹宇却渐渐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看了桓范一,桓范微微颌首,表示赞同王默的意见。

王默同时还隐晦的提了一个足以让人警惕的问题:诸葛亮与魏霸的矛盾在于对世家的态度,曹魏存在类似的问题。诸葛亮以老臣而于下风,是因为他对世家采取打压的态度。目前曹魏采取的也是同样的态度,那么曹魏会不会走步诸葛亮的后尘,失去世家的支持?

“魏霸师虽,可是没有足够的骑兵,一时很难对辽东产生真正的危险。将军何不集结重兵,先破关中?”

细说起来,并不是他们本人有什么恩仇,而是因为他们对世家的观念有分歧。魏霸对世家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联络世家,共生共赢,而诸葛亮却秉持法家的治,一心想大权独揽。见魏霸父兄弟因军功而成为新的世家,有可能对君权产生威胁,自然要极力打压。”

夏侯霸沉默了。取敌之长,自然是取魏霸之长,也就是与世家合作。补我之短,自然是要天改善和世家的关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起来可太难了。

王默想了想,也笑了起来:“不错,的确应该如此,声东击西。”

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这个问题系甚大,我们暂时不谈。”夏侯霸摆了摆手,决定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否则肯定得不一个结果。“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不要加东线的兵力?”

桓范的建议没错,但那仅仅是军事上,王默的建议则考虑了政治上的,谈不上光更远,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自然得了不同的观

“取敌之长,补我之短。”王默淡淡的说,然后就闭上了嘴,再也不肯多说一句话。

桓范沉片刻,又:“如此说来,倒不如反其而行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