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话风雨钟(2/2)

张小辫:“井底的得直通海,又有成了的老鱼藏在其中,要是冒然过去,多半要被怪拖到龙里充龙王爷的上门女婿,据说龙女绝非容月貌,可个个都是药叉修罗的撮鸟模样,若真如此,三爷岂不尴尬?幸好咱们把灵州猫王金玉引到了塔王寺古井里,你我兄弟只躲在一旁等着坐收渔人之利也就是了,且看野猫们如何施展。”

鼍鱼平时以吃潭中的“鱼、蛙、、蛇”为生,更擅能拖拽野狗野猫,此时一击未中,也有些乎意料之外,便隐底静伏不动。

孙大麻吃惊地说:“俺说张三,想来这是何等隐秘的事,你又是从哪里知得如此详尽?再者说来,那风雨钟是灵州重宝,向来司掌着方圆百里之内的风调雨顺,咱们岂敢轻易惊动它?莫非你又撞见了金棺坟里的老鬼?别忘了咱们先前在槐园惹祸上,还都是由此而起,俺劝你可再也别听信他的妖言了,那厮未必是安的什么好心。”

张小辫和孙大麻看得暗暗好奇,想不野猫们是从哪里请来的这位“爷台”但张小辫能够相猫,心知别看这只老猫虽然肮脏邋遢,但它须俱长,为白褐两,胡须分作金黑,圆爪短,胖如同葫芦,吞江海,遇不沉,乃是隋唐时的名品古,世上多呼为“渡葫芦猫”的便是,此猫非同小可,事迹之奇盖世无双,倘若讲来,真正是:“古往今来未曾有,开天辟地一回。”知后事如何,且留下回分说。

潭中白雾涌动之,对孙大麻说:“中这个所在,便是藏着风雨钟的地方了,若有手段取,何愁换不来翎的官厚禄…”

孙大麻是个直肚的实心,听罢怔了一怔,迟疑:“这等?”又想了想,终于觉得有开窍了,随即说:“嗯…果然有理,别看俺有一恨天无把,恨地无坏的莽撞力气,可要说起见识机智,还是三弟更胜一筹,依你说,此事该当如何理会?”

张小辫随遮掩:“金棺坟一片荒冢,哪里有什么老鬼?三爷这是自家传下来的憋宝相猫之术,不过真人不相,相不真人,故此以前没在金棺村里施展过,如今井底的风雨铜钟聚住了云雾,显塔灵异象,搅得满城军民人心不安,咱们兄弟怎可袖手旁观?”又说这古井里藏的风雨钟,只不过是件能聚集云雾的古,岂是当真得了什么风调雨顺?咱们灵州自古就是猫多朝多,诸如什么“塔王寺、金棺寺、龙王庙、猫仙祠…”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把上下九十九重天的神仙佛都供遍了,但逢上灾年,还不是照样该旱的旱,该涝的涝,风雨钟何曾起到过半?要不是当年的猫仙谭人除掉了火蚕,哪里还能有灵州城今天的繁华规模?所以说天底下的事情,向来应当是“在德不在险、在仁不在”如果世人没那分德行来,纵然有宝也无灵。

群猫嘀嘀咕咕地似乎是商量了一阵,那支灶上懒便拖着那条瘸,一步一步挪蹭到井旁,顺势依贴在墙上,也不知它是使什么法,自已挨着石了几,虽然疼得嗷嗷直叫,但竟然把骨重新接合了。

孙大麻可想不几只野猫能济得甚事,对此半信半疑,只好耐着,同张小辫攀到井上的一个佛龛里,挑了两盏灯笼,望前照着那片冷寂静的潭,这正是:“安排扑鼻芳香饵,静待金鲵上钩来。”

再说灵州野猫最喜鱼腥,自古就有在边观鱼的习惯,加之最近几年来,当地天灾兵祸相连,早已无人再去猫仙祠供奉鱼鲜,即便是臭鱼烂虾,也等闲难得一见,此刻见了井底游鱼,免不了要凑近前去过回瘾。

谁知群猫刚到潭边,就见突然一分,从中涌一个大鱼来,那鱼态奇异,鳞甲灿然,瞳大如大碗公,吓得野猫们大惊失,急忙四散躲避,其中有只“灶上懒”最为笨拙,虽然侥幸没被拖里,但它躲得稍稍慢了半步,竟被那怪鱼一跃之力,撞得横飞了去,直落在石佛丛中,懒猫折脱了一条猫儿,惨叫不迭。

其余的野猫见灶上懒骨没有什么大碍,就分井外,一瞬间散了个一二净,张小辫也不清楚这伙野猫究竟会什么名堂,和孙大麻在井底苦等了一个多时辰,正以为野猫们一去不复返了,却见群猫带回了一大异常的老猫,那老猫胖得奇,分量怕有不下几十斤重,周上下长邋遢,把耳鼻双都给遮住了,这猫脏兮兮的,稍微一碰就劈里啪啦往下蹦“活儿”行动起来也格外迟缓。

灵州野猫们领教了厉害,再也不敢靠近边半步,那只全锦绣的金玉,是城中野猫的首领,它带着大小群猫,凑过去看了看那只摔断了的“灶上懒”神态甚是怜惜,见伤了同伴又都有些恼火,不肯就此善罢甘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