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本来应该开火支援自己的迫击炮阵地,却是一片死寂,也不知道是转移了还是让华军的炮击给敲掉了?看来这个时候,只能用命去和中国人拼了!他猫着腰沿着堑壕招呼自己的手下做好战斗准备,还不时说上两句打气的话。让大家伙儿准备好刺刀和手榴弹,这两样东西大概是眼下普通印度步兵唯一能指望上的武器了。
“快快快,往上冲。别停下!”
身材略微有些矮胖的国防军第36山地军地108山地师第323团1营3连连长吴清臣中尉,抱着一支31式自动步枪,一边冲锋一边大喊着招呼他的兄弟们加快脚步。他是江西永丰县人,1915年出生,今年刚好20岁,三年前国中毕业考入中央军校十六期。毕业后就分配在第36山地军当排长,在不久之前的阿克塞钦战役中作战勇猛。得了枚二等武功勋章,还晋升了中尉连长。这次又受命打头阵,带着他的连一马当先就冲在了最前面。不过吴清臣冲得这么快也不是因为没有脑子一味蛮勇。他在另一个时空还有一个名字叫吴法宪!算是非常牛逼的反革命分子了!这样的人物当然不会没脑子,他在之前和印军的几次交手战中已经发现了印度阿三作战的特点。大炮基本没威胁,每次作战都打不了几炮,而且都快偏到爪哇国去了;步枪机枪也是拼人品。根本没什么准头。唯一有威胁的就是手榴弹。不过他们扔手榴弹的技术也不行,往往是拉了弦就胡乱丢出来,手榴弹的导线一时烧不完,所以着地后不会立即爆炸,手脚快一些还能捡起来再丢回去!所以看到雨点般砸下来的手榴弹,吴清臣眼皮也不带眨一下,带着他的部下们迎着手榴弹加快脚步就直往前冲。
近距离交手战马上就在印军的战壕中展开了,印军使用的是上了刺刀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而吴清臣所在的部队刚刚换装31式自动步枪。这种上了棱形钢刺的自动步枪在长度上面远远不如李恩菲尔德步枪,真要是打白刃战肯定吃亏。不过华军的近战可不单单是玩刀子。自动步枪扫射的威力比什么刺刀工兵铲的都大。双方的厮杀顿时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自动步枪打出的火舌扫过,印度人被一排排的打死!
印军的手榴弹雨也没有办法再维持了,更多的华军步兵源源不断涌了进来,印军的连长德帕迪约也被一枚7。62mm子弹扫中了大腿,顿时血流如注,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在这个缺医少药的高原上,即使自己能爬到后方,也不可以得到什么医治。想到这里,他便毫不犹豫地拉响了身上挂着的手榴弹…
同样的激战在卓木河南岸各处阵地上面同时展开,印军克什米尔第一独立师在兵力、火力、训练等所有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在一开始就完全处于下风,不过他们还是在坚定的gcd军官和政工干部的指挥下,依托有利地形抵抗到了全军覆没。根据战后统计,在这场卓木河战役中,华军的伤亡超过了一千人,而印军的伤亡没有详细的数字,但是估计在万人上下,被俘官兵则多达3000余人。在华军和后来印度红军的战史当中,对于这场规模并不算大的战役并没有太多描绘。不过在当时的印度战场来看,卓木河防线的失守却意味着华军阿克塞钦集群南下的第一道门户已经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