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多尔衮望着一脸忠厚的代善,眼前依稀浮现出那个不太清晰的场景:一片惨淡的白色,只有额娘身上的盛装和繁复精美的头饰给这里添上了一丝亮色,却是那么的不协调,她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尽管眼眶中闪烁着泪光,然而凄艳绝伦的面庞上,却带着柔和的微笑:“四贝勒,希望你能够履行好你的誓言,你父汗会在地底下一直盯着你的。”…伴随着年幼的多铎惶恐无助的痛哭之声,被熊熊怒火烧红了眼睛的阿济格猛然抽出腰刀来冲上前去,厉声吼着:“谁敢让我额娘殉葬我就杀了谁!”然后在众位贝勒七手八脚的强硬制止下,被强行拉了出去,隐隐还能听到他完全失去理智的怒吼:“你们等着!我们兄弟早晚有一天会把这些债全部讨回来的!”
…
代善面对多尔衮看不出任何情绪的眼神,心底里突然一阵寒冷,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再也未曾感受过的。他一直深深地疑惑着这位比他年幼三十几岁的幼弟那深如古潭,难现波澜的眼神,就如他当年在父汗的灵柩前无奈看着恸哭失声的多铎,听着阿济格的嘶声怒吼时,无意间瞟过在不显眼的位置静静伫立,冷眼旁观这一切的多尔衮,他只有十四岁啊!怎么可能在即将看着额娘走向死亡的那一刻,还能如此冷静呢?
在那一刻,内心虚弱的代善甚至怀疑:是不是父汗的魂魄没有飘走,而是悄悄地附在了十四弟的身上,正压抑着心中的万丈怒火,冷冷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候,他忽然觉得,多尔衮的神情和眼神中的阴冷,和父汗是何等的相似“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就报!”他的耳旁似乎正回响着阴森的话语。
不行,自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阻止多尔衮即位!如果多尔衮一旦嗣位成功,登上宝座,他代善就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当年皇太极是怎么弄死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兄弟的,他心里一清二楚。这个性格脾性比皇太极还要令人无法摸清的多尔衮,将来报复起来,说不定要比皇太极还要阴毒狠辣。
代善正胡思乱想着,多尔衮的话语声终于响了起来,一如往日的温文:“我看,大行皇帝一生勤勉,朝乾夕惕,英明圣哲,开疆拓土,实为我大清后世君主所效仿仰慕之圣德,非‘太宗’二字不足以彰显其丰功伟业,礼亲王觉得如何?”
“唔,睿亲王此议甚是妥当,我很赞成,你们几位怎么看?”代善猛然惊醒过来,连忙强打精神附和道。
“嗯,我等附议!”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着。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在盛京或者刚刚接报昼夜兼程赶回盛京的王公贝勒,文武重臣,各旗统领们全部聚集在崇政殿庄严肃穆的灵堂之中,所有爱新觉罗家族的王公的福晋们均偕同而来至,一时间大殿之内聚集不下,很多人只能跪在寒风料峭的殿外廊下跟着祭拜哭灵。
众人按照品级和爵位的顺序依次排好,一一前往皇太极的灵位前上香祭祀,颂念悼文,其余的人则整整齐齐地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声情并茂地哭灵,由于人数济济,这哭声格外震耳,响彻内外,营造出了愁云惨淡,举朝同哀的气氛来。
我和多尔衮并肩跪在一处,趁着周围嘈杂异常,此起彼伏的恸哭声,悄悄地问道:“这肃亲王和郑亲王怎么还没有赶回盛京?莫非节外生枝了?”
多尔衮眉头微皱,不置可否“不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应该赶回来了吧?”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块西洋怀表来,低头去看时,我忽然觉得周围的哭声似乎突然中止了,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向我们这边接近。
等愕然的我抬起头来看时,正好对上了豪格那张居高临下,布满阴沉怒气的脸,只见他眼神阴狠,五官扭曲,正诧异中,就听到他恶狠狠地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