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九五之争第四十四章万人之上(3/3)

。多尔衮很明显是为了提防权欲熏心的大玉儿借着太后的身份对着朝政指手画脚或者秘密联络王公大臣,所以特地下了这道命令,济尔哈朗尽管不太情愿,但是以他一贯对多尔衮顺着来的行事风格,他也在这道诏令上盖下了自己的印章。

多尔衮故意板起脸来,郑重其事道:“听说汉人们有‘三从四德’,看来有必要在满洲也推行一下了,起码‘出嫁从夫’这一条就是必须的——李熙贞,你听好了,我以你男人的身份命令你:适当地出出主意,提提建议,帮忙打打下手,还是不违背干预原则的,还不赶快听命?”

我站起身,盈盈地施了一礼“诚惶诚恐”地喏道:“奴婢不敢不从王爷调遣,不,用汉人的口吻是——贱妾不敢不从夫君之命,遵令就是。”说罢就忍俊不禁地笑了个前仰后合,连多尔衮也没有那么严肃了,禁不住也“奸邪”地笑了几声,这才热情地招呼道:

“嗯,跟我还客气什么?免礼免礼!快坐下来吧。”接着一伸手,把我重新拉回了凳子上。我这才收起一脸荒诞,仔仔细细地将那份折子前前后后看了个清楚。放下折子,我侧脸问道:“莫非王爷正奇怪为何如此大的动静,可具体卷进此案的大臣竟然没有一个是两黄旗的?”

多尔衮点了点头“正是,也许这从另一方面提醒了我,郑亲王确实与两黄旗有所勾连,并且确实曾经卷入此事,不说是推波助澜,起码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冷眼旁观,默许他们铲除我们这方势力的预谋了。”

“这是当然,刑部是郑亲王的地盘,他当然最有机会,也最有权力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而抹除所有不利于他的口供和证据,而且王爷你也不便参与闻询,所以暂时既不能利用这个案子将郑亲王牵扯出来,也无法将很有嫌疑的两黄旗大臣全部挖出,最多只能拿岳乐举发的那几个替罪羊开刀,所以王爷才忧虑不已啊!”我也有些无奈。

多尔衮仰靠在椅背上,喟然叹了一声:“这么好的机会,不能一举铲除这帮子不肯安份的势力,的确不可谓不遗憾,不过这也让我意识到,大清眼下的一些朝廷制度,确实应该改一改了,也免得以后再有谁钻了这个空子,却又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

我略一沉思,建议道:“你的忧虑不错,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王爷若想集大权于一身,必须要一步步收紧权利,不能再任其他亲王贝勒掌管六部政事——可以效仿明制,罢亲贵六部任事之权,令其不得过问或者操控;设尚书职,选王爷信任之臣担当,但他们的身份不得贵重,以免日后擅权。适时可以增加‘大理寺’,专管官员之罪;增设一个惩治和审理皇族宗室犯人的衙门,可以命名为‘宗人府’,这几个衙门,全部直接听命于王爷您一人调遣命令,才可以遏制这些人继续和你做对的势头,堵住他们的便易之门。”

“现在不得不佩服大明的开国太祖朱元璋了,他那一套确实很管用,看来我们大清也该适当地效仿一下了。”多尔衮颔首赞许道:“‘宗人府’这个名目好,你的提议不错,可以实行!”

“只不过实行这些规矩的前提是,必须扳倒郑亲王,或者令他犯些过失,被我们抓住把柄,这样即使不直接让他倒台,起码也可以使他威信无存,不得不唯王爷之议是从才是。”我冷静地分析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