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九五之争第五十七章训导之方(3/3)

着问道。

“王爷仍然十分在意群臣的看法和议论,看来有必要先正一正‘名’了,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正名’?怎么个‘正’法?”

我悠悠地分析着:“你现在虽然将郑亲王的名位和势力压制了下去,凡是诏书谕旨都是你的名号在前面,但问题是你和郑亲王现在仍然是同样的爵位,都是辅政亲王;又不像汉人一样,以右为尊,分什么‘左丞相’‘右丞相’之类的,这样怎么才能显得你高出一等,地位权利凌驾于众臣王公之上呢?所以是时候该换一个更为合适的名号,这样才有利于泾渭分明,独树威仪,王爷说的话才是重如千钧,臣莫敢违。”

多尔衮点点头,赞同道:“嗯,有道理,不过也要想想该怎么个改法才既能达到目的,又不会引起众人怀疑我的不臣之心呢?”

“王爷熟读史书,又怎么会为这个犯难?那不是现成的吗?可以依元时制度,帝王年幼,叔伯辅政,可称‘摄政’。‘摄’者,统治管辖之意,而当今天子年纪尚幼,王爷所担负的责任并不是‘辅政’的‘辅’字,单纯的帮助,协理那么简单;而是真真正正的代天子处理朝政,治理社稷。这样一来,你就是大清的‘摄政王’,在皇帝没有亲政之前,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这样一来不但大权尽揽,还名正言顺,”

说到这里时,我眼中狡黠地闪了闪“到时候王爷甚至根本不用每天去上朝,干脆在王府中召见群臣,商议朝政国事也无可厚非…甚至…甚至凡事都不用请示,自己决定了就盖印批示,玉玺也可以拿回来随时取用,这样才最为便易。”

在多尔衮恍然的眼神中,似乎我的形象已经升级为不折不扣的野心家,竟然如此“教唆”他去贪婪权利,这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对于我的建议,他还是很满意的,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情形,他低声念着:“摄政,摄政王…”然后点了点头:“这个名目不错,可以采纳,不过得看看找那些大臣上折恭请,我总不能自己封给自己吧?”

虽然现在所谓皇上的谕旨也不过是个虚的名目,实际上是纯粹的挂羊头卖狗肉,无非是叫章京拟好了自己批示一下,然后盖上皇帝的玉玺,署上皇帝的名号,就发下去了。所以即使“皇帝敕封”多尔衮为摄政王,也跟多尔衮自己封赏自己差不多,缺的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这个嘛,想必也难不到王爷,到时候一片‘恭请’狼潮,可谓是热闹非凡啊!”多尔衮沉思了片刻“这个不难,但是还有一些事情要在这之前理顺清楚,比如郑亲王,眼下很难再找出他什么过失来了,到时候他依旧当他的辅政王,不升不降,但此事最好由他起头才最为合适,或者起码也要得到他的支持和拥戴;另外,还要预先压制一下两黄旗和两蓝旗里面那些不肯安分,随时会出来闹事的人才好。”

“至于这一点,我刚才已经想出了一个较为妥善的法子来。”

“什么法子,说出来听听,让我看看你的脑子里究竟有多少‘阴谋诡计’,怎么总是层出不穷的呢?”

我诡异一笑,故作神秘,吊吊多尔衮的胃口“这个嘛,本来之前看地图的时候我想对你说来着,可惜被你一下子动手动脚的,就截断了话头。为了对你这种漫不经的心态度示以惩戒,所以我决定还是晚上再说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