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掉落下来,要么就偏得离谱。看得出来,这孩子似乎对习武方面的天赋不怎么样,以至于小脸涨得通红也一无所获。
我拿着这份刚刚送来的奏报折子,进入校场后,站在附近静静地观看了一会儿,看到东青垂头丧气的模样,我禁不住走上前去,拍了拍他单薄稚嫩的肩膀,安慰道:“也不必如此丧气,毕竟你还小呢,再刻苦习练几年,也就渐渐好起来了,何况你离上马打仗还早着呢,起码也要等上十几年再说,不要这么灰心。”
东青仍然不肯认输,继续射了几次,仍然不中靶心,这才赌气地扔下了手里的小弓,撅着嘴道:“这可不行,儿子决不能在这方面被皇上比下去,上次我们一起在御花园里比试,他还只射了三箭,就有一箭中靶呢!我可不想下次再被皇上笑话,到时候丢的不光是儿子的脸面,更是阿玛和额娘的脸面!”
听着东青童音稚嫩,却说出大人的话来,多尔衮爽朗地一笑“好,这才是我多尔衮的儿子!从小就有这么一股子不肯认输的精神气儿,长大了以后一定不会给我丢脸的。”说着伸手拦过东青,比试了一下高度,然后赞道:“咱们的儿子虽然才六岁,却长得比别人家同龄的孩子要高出一大截来,要是在骑射功夫上被人家比下去,那还得了?”
“你们爷俩一条心,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我做出无奈的表情,不过说实话我对于东青这种表现还是很赞赏的。这孩子似乎天生的聪颖和悟性就大大超出一般同龄的孩子,尤其表现在学习汉文上。上次考较一番,我和多尔衮惊愕地发现,他居然能把[诗经]和一些古书里面的一些简单点的著名段子背诵出来,而且还可以毫不费力地解释出具体意思来,差点京得我们连下巴都掉下来;更别说昨天我又听着东青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岳阳楼记],居然一字不差,流利异常,我们就只有傻眼的份了,说不定过些时日这孩子又能弄出些更惊世骇俗的表现出来。
多尔衮一眼扫到了我手上捏着的折子,收敛了笑容,问道:“是不是宁远那边送来的?”
“正是,我想应该是你所期望的内容,是一封大大的捷报。”我将折子递到多尔衮手中。他接过来,揭去封口的火漆,拆开封套,一页页地展开来看,终于满意地颔首:
“嗯,不错,正如我所预料的结果,这一仗打得还算漂亮。”接着将折本递回来“熙贞,你也看看吧,这次你也出了不少主意,看看这次的收获怎么样。”
我接过来,一行一行地浏览着,轻轻地读出声来:“…臣等统率大军越过宁远,首先攻击中后所城,战事于抵达中后所的第二天日傍晚开始:前锋军队先填平壕堑,拥至城下,以云梯、挨牌攻城,红衣大炮轰击城墙。激战一夜,于次日将城轰开,明兵溃退,大军随之入城。经此一战,擒斩明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等二十余人,歼灭明马步兵四千五百余人,俘虏四千余人。
臣等不敢懈怠,稍事整顿后转攻前屯卫,至五月一日破城。是役,斩杀明总兵李辅明、袁尚仁等三十余员将官,歼灭四千余人,俘获两千余人。另派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率部分八旗大军进攻中前所,守城的明总兵黄色得知前屯卫城已陷落,惊惶失措,弃城而逃。我军进入中前所,俘获千余人。此番战役,前后共计六日,我军所到之处,攻必克,战必胜,明军于三城之中所储粮饷辎重,俱为我军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