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章炒卖易安词(2/2)

照的词,原先听丫鬟小说杨秋池对李清照颇有微词,心中有些不悦,但她受冷遇惯了,倒也不觉的如何,同时也想听听杨秋池究竟有个什么说法,想不到杨秋池先是小评了一下李清照那首《》,说是伪作,但评完全是冲着维护李清照的形象去的,与其说是否定,倒不如说是对李清照的肯定,让人听了没有半不舒服,接着,杨秋池又是一连串对李清照的赞之词,而且都是针对李清照经典代表词作,评一语中的,赞恰如其分,而且都是赞到了上,没有半分的味,让沈王妃听起来格外的顺耳,禁不住面微笑,暗自,心想这护卫倒还真是懂词,真的了解李清照,而不是凭空说。

郭雪莲睁着个大睛瞧着杨秋池谈阔论,她不知杨秋池为什么要费尽周折来和沈王妃谈诗论词,难真是于对诗词的喜吗?恐怕未必。

“古往今来能谈得上‘家’甚至‘宗’的,必须达到三境界:第一层境界可以称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算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于最的第三层嘛,那得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阑珊’了。这三个境界从茫然疑惑到上下求索的痛苦,再到最后悟得真谛的释然。最要能达到第三层者,屈指可数!李易安的词最多停留在第二个境界上而已,她的亡国恨给人的觉就不如她情、人生的愁苦那么烈。而且她用词多是白描直叙,意境还谈不上登峰造极。就这两,便算不得‘宗’了。”

杨秋池一听沈王妃称呼自己为“公”便知她对自己的观已经有所改变了,这时候不能再继续拍,得拿不一样的东西来,免得被她认为自己先前是虚张声势,目的只不过只为了见她而已。所以,杨秋池咳嗽了一声,说:“唐诗宋词上万,诗词名家数不胜数,但能冠以‘宗’者,寥寥无几,李易安的词虽然奇秀,推为婉约‘词宗’,但在我看来,这其中是有些分的。真要论一代‘宗师’,恐有欠缺啊。”

其实,这大一通都不是杨秋池自己的观,全都是中时那个女老师那一个星期讲授的髓,他昨晚上傻呆呆躺在床上望着天板,其实就在回忆老师当初讲的内容,今天原封不动照搬来而已,而这些论述,其实都是几百年来对李清照的词的评价髓,是经历了历史上这么多名家的评,集中而来的华。沈王妃陡然都听,当然要听傻了,还以为是杨秋池自己的见解,真佩服个五投地。其实,要让杨秋池另外评判一个词人的词,那脚立即就来了。

“不敢,王妃谬赞了。”杨秋池急忙躬施礼。

“哦?”沈王妃皱了皱眉,轻声问:“请教公,却要如何才能算得上这‘宗’呢?”

沈王妃呆了半晌,幽幽:“公见,虽有可商榷之,却一语中的,了易安词的微瑕,听了真是受益匪浅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