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228争议(3/3)

富于民的政策,典型的民富国穷。

虽然自治区才草创不过五年,但是民间资本的积累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在林子善将这个难题推到孙阳头上来的时候,孙阳第一个想法就是调用民间资本。

“要加税?”林子善听了孙阳的提议之后不由得一愣。

“加税?怎么一提民间资本就想到加锐呢?你怎么跟某党似的呢”孙阳怒道,某党刮地皮的本事绝对是当世第一,无人敢称第二。

“某党是什么?”林子善被孙阳骂得一愣,孙阳翻了翻白眼,你要是知道才有鬼了。

“算了,为了某书童的书不被封,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得太久”孙阳摆了摆手“我就问你,行政院在民间的公信力如何?就是说老百姓是否能够信任你们行政部门?如果你们行政部门不行的话,我就派军事部门出面了,到时候可别说我让军事参与民政了”孙阳说道。

“区长,你说的这叫什么话,行政部门在民间的信誉绝对够好,说实话,有律法院、监查署这两个连行政院无权过问的部门存在,再加上基层公务员都是民间提拔,在民间想没声望都不行,我敢保证,就算是现在大宋大兵压境,百姓也是绝对支持我们的”林子善拍着胸口骄傲的说道,行政之事,几乎都是他一手扶立起来的,他有这个骄傲的资格。

“嗯,既然有公信力就行,你先联合其它部门进行初步的探测,看看公路如何修建,给出一份预算来,等你们的计划做得差不多了,相信我这头也会给你们找出解决之道了”孙阳说道。

林子善虽然还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孙阳想从哪里变出钱来,但是出于对孙阳的信任,还是去做自己的事情。

没错,孙阳的办法就是向民间借钱,然后再以折利的形式三到五年返还,如果行政院的公信力足够强的话,向民间借资几千万贯一点问题都没有,到时候再死皮赖脸的向大宋那头借个几百万贯,凑一凑,似乎也差不多了,只要公路一修起来,整个交通系统都将都从自治区的境内通过,几年回本,似乎一点问题都没有,自治区从来都不干培本的买卖,不过在此之前,孙阳要先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纸张和印刷防伪的问题。

大宋已经了有了历史上第一款纸币,交子,而且这种纸币的信誉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像大明朝发行的宝钞跟废纸差不多,虽然这种交子也仅仅是在大额交易当中使用,更相当于一种凭证,但是三色套印技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防伪功能,但是在孙阳看来,仍显粗糙了一些。

孙阳还没想过要大规模的发行纸币,那东西是一整套的体系,他自己这个半把刀根本就摆不清楚,不过等航海业发展起来,大量的金银流入,发生一定数量的金银币还是可以的。

不过在自治区,已经有了银庄开始发行银票了,但是银票的防伪在孙阳看来仍然不够精细,还要配以印章、暗语来提款,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大商人的,这个业务在自治区很是红火,但是孙阳要向民间借钱,就需要一种轻便的、至少在三五年之内防伪不会被破译的印刷纸张。

至于增发货币,比如大宋制钱铜币,这一点孙阳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主要是成本太他娘的高了,现在周边国家几乎都在使用大宋制钱,而大宋制钱含铜量更高,甚至有些时候不得不用铁钱代替,华夏大地从来就不是一个产铜地,自治区有限的一些铜必须要用于军事,属于战略物资,根本就不能用来铸钱,若是自治区铸钱的话,因为铸钱而赔得底掉的大宋说不定会乐成什么样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