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路遇关津(2/2)

在路上赶了十多天路,终于到到了济南城。

毕竟到了明朝晚期,已经形成了官就是商,商就是官的形式,官员已经成了商人的代言人。

“小规模的商队,只能用守法,凡外,先告路引为凭,关津不敢阻滞,投税不可隐瞒,诸人难以胁制,此系为守法。”赵全

“公有所不知,这设卡收税,有些官员愿意收,有些官员则不愿意收。敢设卡收税的,也不敢得太过份,毕竟当今天下的商人势力雄厚,一旦收过的话,难免官位不保。”赵全解释“像我们这样的商队,就算我们不税银,他们也不敢刁难,给几两银双方面上都好过。要是规模小上一些的,那便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赵岩第一次见到明代城池中的景象,没来得急多看,便和赵全前往济南的山东会馆,山东会馆是为山东商帮所建。

明朝的商业税的确是低的可怜,以前还是三十税一,后来万历时变成六十税一,这钱能什么?几乎等于不税。

商人的地位,在明朝中晚时期是非常的。

谁敢和商人过不去,保不定拿天被参上一本,甚至可能让朝中大佬们直接面整死你。所以遇到规模较大的队伍,这些关卡的使吏都不敢刁难,要是那些规模小上一些的,那就要‘秉公执法’了。

一路上的关卡,对于赵岩这样规模比较大的队伍,都是非常好说话,收上几两银就直接放行,甚至只要说不是行商的,直接就放他们过去了,也不搜查携带的商品。

“这么说来,还是规模问题。”赵岩笑了笑。

“停下,你们去什么的?”几个官兵带着人挡在车队前面。

“这些人这般好说话?”赵岩奇怪的问

“我家公为秀才,自然能仗剑游历天下,现今登莱大,带些刀剑不过是自保罢了。”赵全说,接着他掏了几两银那官军手里“几位军爷在这保境安民,倒是辛苦了,一些茶酒钱还望收下。”

“过去吧!过去吧!”那几个官军掂了掂手上的银,也不搜查,直接给放行了。

“探亲?那为什么你们还带着刀剑?”其中一个官军问

赵全对此显然很熟悉,不慌不忙的上前涉“我家公去济南城探亲,尔等为何阻拦?”

山东商帮的致富之概括起来,就是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商业经营方式,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虽然无法和徽商、晋商这些商帮相比,但也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商帮。

明朝言官如狼似虎,不仅京城有大量言官,每省也有言官。所以地方官不敢收太多商业税,有的怕麻烦甚至不收。

赵岩不仅叹,这明朝的商人日真是好过,买卖竟然不要多少税。

卡。

这一情况应该是从明朝中期时开始现的,逐渐演变到了允许商籍弟科考的地步,更是加重了这样的情况。

一路上赵全都表现了丰富的经验,事事小心谨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