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七章:逆龙从龙(2/2)

将刘泽清的兵控制了起来。

“自古得多助,失寡助。爹爹若是只为忠君之名不顾百姓疾苦,不免落了下乘。赵岩民如,武功鼎盛,你若助他亦可青史留名。”颜玉瑶气定神宁的继续说

之前颜继祖向赵岩妥协,只是改革方面的事宜,在那些员都同意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妥协。而这次赵岩私自逮捕刘泽清,竟然不过问他这个一省最长官,已经彻底惹怒了颜继祖。

而颜继祖若是面揽下,赵岩则变成了奉命行事。

颜继祖听了沉默不语,颜玉瑶继续说:“爹爹今日若是在这里扯后,他日鼎革之际如何?”

“爹爹,大明朝就好比是一间年老失修的破房,人住在里面不但要被风雨打,匪盗还可能轻易闯里。爹爹你是要人百姓住破房,还是住一间咱新明亮,又无匪盗闯的房?”颜玉瑶问

“这话如何说起?”颜继祖大吃一惊“贼现以势微,建虏关内又已大败,怎会酿鼎革之祸?”

“龙。”颜继祖突然一激灵“他若是龙,岂是我能逆之?他若不化为龙,我亦可忠义两全。”

加上其余各税四十万两左右,集中起来就是三百万两。

陈钟盛正在算秋收税款,秋收和夏收一般,也是亩纳粮十斤,不过粮价就有些下降了,算之后只有一百万两。

此刻秋收已经结束,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均以达到预期,而红薯挖后则运到外地行加工。

赋税到了之后,接下来便是要上奏改革之事了。

“我们再一同将盐税上缴,就达到八百万两,有这八百万两上缴,改革之事把握更大。”赵岩对陈钟盛说

“并非鼎革之祸,只是鼎革之迹。赵岩便是鼎革之关键,他在登莱大兴屯田,又涉足海贸、盐利、琉璃镜、纺织、贩运,岁钱粮不下朝廷,朝廷若想从钱粮上掣肘于他,几乎没有可能,其起兵至今,从不kao朝廷那钱粮。麾下又有军局营造兵,较之朝廷所造犀利数倍。登莱军人之壮,各路官军更是无人能及。他若想要鼎革,谁能阻其锋锐?”颜玉瑶将她在登莱的所见所闻总结了一番,继续说:“如今登莱如今已经自成系,军政人员皆是朝气蓬,务实廉洁。且赵岩此人甚是民,更谙治理之。他若鼎革,并非天下之祸,实乃百姓之福。”

贼势微不错,然镇压贼的主力队就是登莱军,大败建虏的同样是登莱军。若无登莱军,大明必蹈鼎革之祸。”颜玉瑶说

随即颜继祖奋笔疾书,细数刘泽清之罪,随即唤来老,将奏章发了去,接着颜继祖拖着疲惫的躯回到卧房。倒在床上后便没怎么动弹,好似全力气被空了一般。



“如此甚好。”陈钟盛

“爹爹您还如此糊涂。”颜玉瑶在边上言:“难爹爹还看不天下已隐隐有鼎革之迹?”

这山东,再也找不第个有实权的非赵系武官了!

秋收后还要、青贮等劳动力较的工作,而且过不多久就要秋播,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外地的百姓倒是较为空闲,外地的作坊倒是已经开设好了,就等红薯运过去加工。

赵岩得知此事后甚是意外,没想到颜继祖会在这件事上主动帮他解围,他虽然总理山东军务,但最长官依旧是颜继祖,他没有经过颜继祖的允许逮捕刘泽清,很容易被朝廷所忌惮。

大明本没有哪个省能年缴八百万两的,何况只是山东盐利与一府之田赋。

“若是爹爹助他行事,他日鼎革之际便是从龙之功。若他不鼎革,观其武功之盛,必能一番开疆扩土之功绩,爹爹助他也可名垂青史。”颜玉瑶假设,此女心计之,谋略之远。已经超了常人之所能及。

“他这是开藩置幕。统军政。”颜继祖气愤的喊:“我非参他一本不可。”

几十亿斤红薯,在登莱本地加工显然不合适了。

半夜,颜继祖独自呆在书房内,手中握着笔,迟迟不知该如何下笔。

“若是鼎革,那我大明朝怎么办?”颜继祖声问,情绪有些激动。

但颜玉瑶的那番话,却始终不时回在脑海中。

“的确如此,但鼎革之祸又从何说起?”颜继祖不解的问。

“大逆不,大逆不,你,你…”颜继祖气得浑发抖,扬手打,却是抬了手迟迟狠不下心打下去。

“从龙有功,得多助失寡助。”颜继祖轻轻敲着桌,喃喃:“逆龙罪重,然秋大义,常超纲所不容。”

“哎!”颜继祖叹了气,拂袖而去。

随着大规模的招兵,劳动力已经发生了一些缺的现象,百姓本没有多余力去理这些红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