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赵岩不买账(2/3)

朝鲜有三线队驻防,加上鸭绿江又辽面的兵封锁,对付窜山区的清兵足矣,辽东军第二步兵营原本是要投送到九州岛的,不过计划必须推迟。

“对,还不如让大将军当皇帝得了。”

赵岩只用了一昼夜,便已从龙到达天津大沽,天津方面的守军本不知赵岩清君侧的事,见是山东兵到达,丝毫不敢阻拦。



秋老虎还是比较毒辣的,京畿之地数年未被建虏扰,百姓的元气已经开始恢复,沿途之景象,较之赵岩去年勤王时,已是改变了许多,虽说各还有许多土地荒芜,但却比去年好太多了。

此时,已是夏末。

除了自主开新地区外,对大明的整合也要加快度。

但却有一些终于朝廷的士绅在街、酒楼里大肆抨击赵岩的行为,不过很快就被抓捕起来。

“此次勤王之兵无需太多,只需炮兵与骑兵便可,保险一些的话,再来个步兵营。”赵岩想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对此次清君侧所需兵的数量也有了个底。

此次清君侧,势在必行。

对辽东、朝鲜的开。

而山东的士绅在震惊之余,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赵岩已经控制了全山东的兵,在山东找不任何一支其他武装势力。

京畿百姓皆对山东兵

只有把崇祯打垮,打掉中央皇朝的绝对权威,赵岩才能逐步对大明的特权阶级动刀,但这个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混的生。

一路上赵岩的兵,依旧是与民无犯。

他的算盘打得虽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崇祯倒台,必然会造成混,因为赵岩的兵力还无法用于扑灭各省动的行动中去,所以混必须避免。

渤海风,赵岩刚带着兵海,海面上便刮起了大风,好在飞剪船吨位大,此次所带的资也不是很多,船只没有载。

打垮崇祯。



二十艘飞剪船在大风的推动下,行驶度飞快。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上一仗,让崇祯老实,不要妨碍他在辽东和日本的作战,以及人的迁移。

“朝廷竟要与建虏议和,同时禁止各省百姓移民山东,这不就是给建虏息之机吗?这不就是让贼有壮大的基吗?齐鲁将士在前线抛颅洒血,想不到朝廷竟如此行事,将大好局面破坏,定是有人蛊惑圣上,将军若不清君侧,大明危矣。”

相比之下,西三府的舆论,则少了许多要赵岩当皇帝的言语,不过在宣传下达的宣传指示下,各地行政开始大力宣传,一方面宣传赵岩的伟岸,一方面宣传朝廷的混用,百姓还是支持赵岩清君侧的,只是没有东三府那般烈。

一路上,赵岩打清君侧之名,在各地广贴《清君侧告书》。

当天,赵岩便带上参谋,直接带上八千骑兵,及辽东军第二炮兵营,迅登上从日本返航的二十艘飞剪船,直奔天津而去。

颜继祖万万想不到,赵岩竟然这么早就对朝廷动手了。原本他还以为还要过个十几年,到那时,他早就不在山东当巡抚了,同时即不得罪赵岩,也不得罪皇帝。

行政方面,那些衙门更是没有半权利,全被赵岩给架空。自然,舆论也就在山东一面倒向赵岩。

如此一来,赵岩便带着两个骑兵营,及炮兵营顺利的登陆大沽。接着赵岩并未停留,而是直接朝着京师兵。

同时命令辽东作战参谋,调遣朝鲜辽东军第二步兵营登陆天津塘沽。

卫所悉数被赵岩掌控,同时赵岩还在山东各地团练乡勇,全都安了经过洗脑的军政人员。

以山东这样的扩张度,完全没必要一下把皇帝打死,因为山东有绝对屹立不败的实力,自是可以徐徐图之。

八月初九,山东贴《清君侧告书》,顿时全鲁震惊。颜继祖吓得直接从椅坐了下去,简直是面如土灰。

此刻,各地督抚接到崇祯的圣旨后,立即展开对济民客栈及《大明日报》的查封,唯有山西、南直隶五府未动,只是暂时限制《大明日报》的售,并未行查封,卢象升与朱大典二人自然知这是赵岩的产业。

就算是赵岩打清君侧的旗号,可依旧有百姓前来迎接。山东军自去年北上勤王后,在京畿已是打碑。



东三府的百姓,许多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大将军这次是清君侧,可不是去当皇帝的,就算是要当皇帝,现在还为时过早。”一些有识之士预测

他们的好日是大将军给他们的,若是大将军能当上皇帝,以后的日就不会改变,但如果大将军倒台,他们这样的日就将会不复存在。

在这样的宣传和排除杂音的情况下,山东全境都是一片声讨朝廷政令的声音,并大力支持赵岩清君侧,铲除蛊惑圣上的人。

“朝廷昏庸无能,这样的朝廷要之何用,还不如让大将军当皇帝,这样天下百姓可都有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