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只是若败了,他也难逃被清洗的命运。
颜继祖与朱大典的想法也是十分的相似,他们都没想到,赵岩敢在辽东和朝鲜和满清大打了几仗,又西征流贼几个月,竟还敢在‘兵马疲惫’的情况下起兵清君侧。
不过朝廷像吃枪药一样,突然疯狂打压赵岩的势力,也十分的不正常。
两方都不冷静的情况下,造成这样的冲突,即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好在赵岩胜了,而崇祯败了。
赵全在山东全权调度,当然,以他的能力,在军政方面并不如何在行,主要还是由留守山东的参谋人员协助。
赵全的作用,就是在赵岩不在山东时,半他看着各部门的人,不至造成权力真空,被人钻了控制。
驻扎在龙口的三万乡勇,在赵全的指挥下,登上了船只,朝京师增援而去。赵全怕赵岩在京师出意外,还将军器局制造出的一万把新式火枪发了下去,并让新兵营的教官将这三万乡勇编成三个营及有个预备队。
每个营三千名火枪兵,长枪兵六千人,预备队火枪兵一千人,长枪兵两千人。这些乡勇在颍州受过训练,平时没少打枪,列队亦不是问题,再加上跟着赵岩在原剿了几个月的流贼,行军布阵更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火枪兵的射速问题,不过新式火枪的射程比较远,射速再低一些也还能接受,最重要的还是有了远程打击手段。
跟随船队进京的还有上百名精心挑选的吏员,这些吏员都是贫寒家庭出身,同时化程度也都较高,长期接受思想改造,一个个脑子里都充斥着民族两个字眼。
这些吏员本身是要调入军当教委,或者委任其他重要职务,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重新挑选人员。
如今的山东,已经将教育工作铺开,在东三府已经进行六年义务教育,还办起了几十个给年轻人扫盲的夜校。
而在邯郸和颍州,同样如此。
这两个外省地盘,向来被赵岩所重视,一个是到原作战时的粮仓,一个是山东的产铁基地。
西三府的进展则缓慢一些,毕竟赵岩只是完全控制东三府,西三府很多地方还残存着许多旧势力。
不过西三府也已经实现了十岁以上,十三岁以下入学接受教育的程度。
虽然教育还未彻底展开,但以目前的教育规模,不出数年,就能涌现出一大批得力的人才。
到时整体的实力都将大增。
…
而在京师的赵岩,这些天则在操纵着政权,参谋部天天以内阁的身份,责令未遵旨的各省马上恢复《大明日报》和济民客栈。
赵岩自然没有忘记发动舆论攻势,《大明日报》自停刊之后,复刊在即,这一期的内容,全部都围绕着清君侧展开。
“我山东军军纪良好,进京后未杀百姓一人,对毁坏民房,一律给与双倍赔偿,京营阵死将士,虽有妨碍正义,然亦尽至本责,伤者发恤银一百两,死者发恤银三百两,所出资费,全由大将军一人承当。”茅元仪拿着拟好的版面,对赵岩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