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议案表决(2/2)

“没有。”孙传,不再说什么,直接走下台,坐回了原位。

这一决定上得到了各党派的支持。

经过一天的商讨和表决,内阁共确定三个议案,一为饷银发放制度议案。

“好,既然孙大人已无异议,众位可还有异议?”陈钟盛对下面问,下面的官员见共和党、民主党及保皇党三党已经没有说话,知反对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于是也不再说话。

东林党也有一些人举起同意的牌,钱谦益也举同意的牌。其他党派中,许多官员并不同意。

当官嘛若不能征税,又不能正派徭役,更不能征收杂税,那还混个啊这一议案,已经影响到了三省官员的利益。

第三议案,则是各路官军的饷银发放方式的改变,这一议案的表决中,崇祯也派了一名代表。对于军事方面的改革,在无关行政的前提下,崇祯拥有军事调动的权利,但在关系到行政方面时,崇祯则派一名代表,这名代表拥有30票的表决权,则表决时,算为一百三十票。

最终在曹化醇的同意之下,第三个议案也顺利通过。

这些官员都是被崇祯给去的。

“米粮何来?”孙传在台上问

天灾则开仓赈灾。”

每个党派,每个官员都有一些好友或者同一阵营的同袍被人打倒,牢里面还关着两百多名官员。

议会在傍晚时才结束,朱大典回到在京师购买的院落时,接到了赵岩写给他的信件,看完信后,朱大典立即回了一封信,快的答应了赵岩的要求,并决定三天后立即启程前往山东。

据统计结果,七十八人同意此议案,二十人否决此议案,另又二人弃权,同意此议案占多数,此议案及时生效。任何内阁人员,可于表决中发表不同意见,然议案一旦通过,任何阻挠议案实施者,都将受到审判。”陈钟盛大声宣布

“下面行赈灾议案表决…”

第一个议案,陕西,陕西行都司、山西、河南三省一行都司,施行全面田赋、杂税、徭役免除。

努力码字中晚上要去喝喜酒。。下一章会慢一些。

“米粮可从山东调派,建威将军愿每年一百万石面粉,五百万石红薯粉,足以应付一般的灾荒。”陈钟盛说:“再则朝廷亦可视财政而分,此三省若遇灾荒,足以应付,若无法应付,可移民辽东。”

“朝廷官兵掳掠地方,则因缺饷所致,之以缺饷,一为朝廷无法即使下发饷银,二为衙门、武官喝兵血所致。可在能保证饷银充足的情况下,下派专人将饷银发往士卒之手,而非经兵衙门、武官之手,如此则兵祸可解。”陈钟盛一一给解决办法,然后对孙传:“孙大人可还有异议?”



第二个议案,赵岩每年一百万石面粉、五百万石红薯粉,而朝廷每年也三百万石米麦,以确保每省拥有三百万石的粮储备,每遇粮价腾贵和天灾时,则开仓平抑粮价及开仓赈灾。若储备不足以用,则将百姓移往山东由赵岩行安置。

话音一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派的阁员纷纷举起同意的牌,没有任何人是不同意的,而保皇党内,卢象升和孙传二人也举起了同意的牌,其他的保皇党成员中,也有将近大半举起同意的牌,还有一小分人不同意。

崇祯派的代表是曹化醇,就军饷方法的方法上,最终确定为下派人员实各路官军兵员,然后由内阁派专门人员,陪同一名太监,前往各路发放饷银,饷银照官军名册行发放,不经过兵和武官之手。其余军费则由崇祯自己去决定如何发放和使用。同时下发榜文,任何被冒名替领饷的官兵可来京师上访,路费由国库、内帑各承担一半,若经查属实,则武官当斩不赦。

因此许多阁员不同意也是意料之中,但就算是他们不同意,但同意的票数已经于压倒的优势。

此时陈钟盛一提翻案平反之事,自然得到了各党的支持。

陈钟盛接到了赵岩的信后,第二天上找来各党党首商议为一些蒙受冤屈官员平反之事。

“下面开始表决免税议案…”陈钟盛大声宣布

崇祯的意图很简单,只是为了避免军心被内阁收买。但他是支持改变军饷发放方法的,崇祯要改革军事,吃喝兵血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原本并没有太监跟随一条,但曹化醇当场反对之下,加了这一条,但军饷任由内阁选定人员掌下发,太监只是在下繁亲手将军饷发递给士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