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停,内阁自然无不答允。
李彦直因把京中那些占过他便宜地米商都宣召入军营,这些奸商见到了他个个站立不安,李彦直叹道:“如今六宫饥饿,城中又乏粮,诸位若能帮衬帮衬,当日之事,既往不咎。”
商人们听了,个个都说:“只要小的们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就来认捐,捐来捐去,捐了五百石粮食、五千两白银出来。
李彦直大怒,冷笑道:“今日才知道什么叫做要钱不要命!”
这时他地位已高,不好自己动手,就把事情交给了殷正茂去办!
殷正茂哪会客气,那些奸商以为又要认捐,拖拖拉拉地就来了,殷正茂却不问他们米的事情,当堂喝道:“听说王贼进京之时,听说都是诸位帮忙筹措军粮,他们才站稳脚跟的啊,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那些米商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喊冤,殷正茂冷笑道:“冤枉?人证物证俱在,你们还喊什么冤枉!”
米商们忙问:“物证在哪里?”
殷正茂笑道:“王贼十几万人进京,又不是带着干粮进城,进城之后也没饿着,肯定是要买米,买米找谁买去?还不得找你们?他们没饿死就肯定是买了你们的米!买了米就得给你们钱…你们家里的钱财,就都是物证!不但是物证,而且是贼赃!”
米商们听得脑袋昏昏沉沉,又问:“那人证又是什么?”
殷正茂大笑:“要人证?那还不简单?”
这时京城治安虽初步稳定下来,但九门外诸营还有十几万等待接受整编的部队,里头什么人都有!殷正茂又得了李彦直地准许,随便去营里挑个百八十人来,要兵有兵,要贼有贼,要混混就有混混,要无赖有无赖,殷正茂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这一来可真是“证据确凿”了!众米商惨呼冤枉,但这时还有谁听他们地?
殷正茂便掷下签押命令,把众米商的家全抄了,谷米充公,一半运到宫中给六宫宫娥、太监用,一半分给了文武百官。至于那些家财,殷正茂过手拦了四成,三成送给了李彦直,两成送给了徐阶,剩下一成才交了公。
这脏款李彦直不收,徐阶不纳,殷正茂想了个办法,就派人去变买了尤溪县、华亭县的田地房屋,送给了李刚、徐,李刚糊里糊涂的就收了,徐勉为其难地就拿了。至于其它大小打点,殷正茂自也会做足。但这些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