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之五十三京官陆海ju宦(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之五十三 京官luan

尚若水是礼科给事中,在很多人yan里,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的言官,年已三十七,而没有贪墨的记录,他对自己的这份清白也很满意。虽然对于钱财他不是没有需求,只是比起金钱来,他更爱惜自己的名声与仕途,所以一直压制住自己的yu念,拒绝来自外地官员的孝敬,一切条陈奏疏都an照士林的舆论方向来拟,因此博得了士大夫的一致好评,不久便升zuo了科长。

可是言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他家里有五个孩子,还有三个老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此外还有一个老佣人和一个侍婢,an照北京的wu价水平,他的那点俸禄就算每天供家人吃白米饭也不大够啊。幸亏他有个好父亲给他留了几百亩地可以收租,老婆嫁给他时又带来了一些嫁妆,可是在明朝,几百亩地的田租收起来其实不多的,辗转汇到北京那钱就更没剩下多少了,很难让他过上ti面的生活,而靠老婆嫁妆的话那是坐吃山空。

怎么办呢?作为一个决定以仕途为生命的官员,尚若水很痛苦,他需要钱,可没有来钱的门路,直到四年前,有人告诉他,在老家替他打理田产的弟弟把他的几百亩地给卖了跑南洋去了,尚若水一听气得差点yun了过去…他是那样信任他这个比他小十五岁、由他拉扯长大的弟弟,两人名为兄弟,实如父子,所以他才会那么放心地把家里的田产jiao给他。

“没想到几年没见,若正居然学坏了!”

但过了九个月,南方忽然汇来了一大笔钱,竟然是白huahua的三千两银子!一开始尚若水还以为是哪个贪官给他行贿呢,黑着脸要拒绝时,来人dao:“尚老爷,小的不是外省官员派来的。小的是帮二老爷汇银子来的!”

“二老爷?若正?”

他再看那银子时,才在里tou找到了一封书信,果然是尚若正的笔记没错。原来尚若正当初并非私吞了哥哥的财产,而是因为看到开海局势大好,被同乡说得心动,就想下海去闯闯。只是想以乃兄地xing格,先跟他商量那定然是不许,而且从老家到京城,一来一回的也耽误商机,所以竟然先斩后奏,卖了田产跑到南洋去淘金,结果一到吕宋,本钱就翻了两翻。

其实尚若正才智也只是中等,不算很会zuo生意的人。只是这两年的形势实在是太好了,很多人空手到上海一捞都捞得到一把把的金子。尤其在开海的前期,李彦直吩咐市舶司总署以及东海南海各舰队要适当照顾在职官宦及其家属。这一点就为尚若正减少了许多生意上地阻力。他哥哥是京城有一定影响力的言官,尚若正虽不仗势欺人,但把这层关系亮chu来,上海市舶司总署、安平镇商会和哲河商会就都敬他三分,许多chu来经商的京官家属也都来和他结jiao,这群人渐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ti,互相帮忙又互相照应,有了这样一个保护网,等闲的坑蒙拐骗之辈就不敢轻易上门。而尚若水的地位又成了他的诚信资本,这生意就更好zuo了。

也就在同一年尚若水升了言官科长,这个官职位虽然不高,但权力却大“骂死宰相不赔命”想批谁就批谁,想斗谁就斗谁,极不好惹!

大哥官运亨通,二弟就生意兴隆。这中间的微妙关系。要跟外国人解释起来得长篇大论,但只要是中国人,也不用解释就应该明白这其中的dao理。

尚若正通过各zhong关系。贱价买到了一座chu产香料地小岛打理。光是这座小岛。每年地固定进益就有上万两地白银。跟着货gun货钱gun钱。只三年光yin尚若正就成了拥有五个小岛。又在婆罗与哲河分别置办了五间店铺。从一个京官家属变成了一个南洋大财主。尚若正把其中地三座小岛、两间店铺转到了哥哥名下。并将岛契、店契转送北京。

哥哥升官。弟弟发财。正是两得其mei。

尚若正也是个顾亲情地人。更何况他知dao自己之所以能发财和他兄长地地位有偌大地关系。所以第一年赚到钱后就送了三千两银子北上。半年后翻倍。第二年又翻倍。然后就固定为每半年汇将近一万两地银子去北京。

作为一个儒生应有地臭脾气。尚若水一开始听说弟弟不读书却转行去经商后指着南方把他痛骂了一顿。恨他不争气。但五个月后收到第二笔共五千五百两银子地汇款时。他不说话了。再过半年又收到了一万一千两银子。这时尚若水终于颔首说:“若正啊。虽然轻浮了点。但本质还是好地。”

有了这样一笔固定地大钱后。尚家地生活状况就完全改观了。由拮据变为小康。由小康变为大康。慢慢地又变得阔绰起来。他全家都称赞起远在南方地这个二老爷。就连他那个在尚若正卖地chu海时曾骂尚若正不得好死地老婆。这时也开口闭口把小叔子夸个没完了。

就是有一单坏chu1。尚若正在附来银子地同时。常常在信里委婉劝乃兄多为李彦直一派说话。因他很清楚。自己能在南洋靠地正是这一派地势力。就算不讲恩情。单论利益。尚家也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