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这批电表和收音机确实还有升值的空间,王坤父
刚把课桌摆好,东西刚一放上去,就有人过来问价格,此时王坤也从王
那里得到了信心,他就没王小明在路上说的那一
丢在脑后了,王小明只能在那里
看着。
王坤和王小明对三塘镇都很熟悉,他们知平常那些个
都在哪里摆摊。王坤带着王小明去了三塘镇中学,找到在学校里过年的王
,向他借一张课桌。
“这价格都快赶上供销社的了,如果别人不买怎么办?”王坤,东西卖得价格越
他当然越
兴,但是如果因为价格过
而卖不动那就得不偿失了。
Ps:求票,求票,急求票!OVER!
“是不是东西没卖去?”陈淑珍安
的问
。
“要不这样你看好不好,反正我是小孩,到时有人来问的话就由我来报价,如果对方嫌
,您再
面给降
,这样大家都有台阶下。”王小明
,他知
这个时候的买卖人可不像十几年之后,买卖双方都极少还价,如果嫌贵,别人就不会买,而不会跟你讨价还价。这都是因为供销社这些国营商场从来都是统一价,老百姓都习惯了。
“那可不行了,我们已经赚得够多的了,不能再加价了。”王坤连忙摇。
王坤和王小明一个负责拿货,一个负责收钱,两人忙得不亦东乎。本来两人在来的路上还商量了,如果今天卖了东西中午就在镇上吃东西,而现在却没必要了,因为东西卖得太快,他们完全有时间回去吃午饭。
“还是明天再来吧,等我们回去再来已经较晚了,现在天黑得早,那时镇上没人时,我们的东西就卖不动了。再说了,刚才不是有很多人跟我们说好,明天一早就会来买吗?”王坤说,他实在不敢相信,光五十收音机就把全
的本钱收回来还赚了一百,这还不包括王小明的那台录音机和一些磁带。
大年初二的三塘镇显得比较萧瑟,寒风四起,走在路上风好像刀一样刮得
肤生痛生痛的。但是三塘镇上的人还是不少,有不少小孩在街上
快的跑着玩着,有的还在放鞭炮。
可是当王坤带着王小明到家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陈淑珍已经回来了,正在准备午饭。当她看到他们的时候也很意外,这才多长时间?
“爸,您没听王老师说吗?我们这样的价格比供销社的还要便宜呢?而且款式新颖,比供销社里的那些好看得多。我还想是不是我们再加
价呢?”王小明一本正经的
。
看到请投票,看到请投票!OVER!
“那好吧。”
王小明悄悄推开门一看,父母正在那里眉开笑的数着钱呢…
“三,你说我们的价格是不是有
了?”王坤扛个一张课桌
了三塘镇中学之后对王小明说
。
要二十几块吧?而且没有熟人还不一定就能买到,至于收音机,本就没有看到过,听说是有一货就卖了。”王坤
。
“啊,真的?”陈淑珍惊得手里的菜刀都没拿稳,掉在了地上。
有了第一次,王坤就慢慢的适应了这个新的角,
当下最
行的说法,他现在也成了个
了。可是他这个个
没当多久
上就不成了,为什么?因为东西卖得太火爆,他已经没东西可卖了。
“我看电表就卖八块一块吧,收音机卖三十怎么样?”王坤今天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生意,他想讨个好彩
,把价格定得便宜
。
“那我们的价格怎么定?”王小明问。
“爸,我们是不是下午再拿一批货过来?”王小明问。
“好像有低,要不电
表卖十八,收音卖一百二如何?”王小明问
,虽然
父亲的价格也能赚钱,但是却不能赚大钱,而且去广州一次也不容易,每次去都还得提心掉胆,再说了,这样的价格肯定也会比供销社的要便宜!
“妈,你怎么尽说这话呢?告诉你吧,我们拿了五台收音机和二十只电
表,全
卖光了。电
表你知
我们卖多少一块吗?十八!收音机你知
卖多少吗?一百二!”王小明得意洋洋的说
。
王坤现在需要回去好好享受一下这赚钱的乐趣,他现在希望陈淑珍能
上回来和他分享。可是
照往年,陈淑珍一般要晚上才会回来。
王坤没有想到价格这么的东西竟然有人抢着买,一开始还想像着是否会有人讨价还价,可是到了这里,当人们知
他们卖的是收音机和电
表时,完全就是抢着付钱,生怕付钱付慢了,东西被别人买走了一样。
可是没想到王竟然成了第一个客
,他一看到王坤手里的手表和收音机就非常喜
。这年
这些东西可是稀罕
,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再说,他和李燕两人都是国家正式的老师,收
在当地来说还算不错的,所以他很
脆的挑了一百五十六元买了一台收音机和一两块手表,他自己和老婆各一块。本来王燕也想要一块,但是她此时的手腕还太细,
本
不稳。
“到房间再说。”王坤不想把这事闹得满村皆知,拉着陈淑珍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