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九十六杖底争喧万壑雷(2/2)

走着走着,孙元起觉得脚上不得劲。本来官靴有些小,来时坐在车上倒没觉得,这走了段路,顿时觉来了。事情就是这样,越是关注,越觉得难受,只仿佛两只脚都被大铁钳夹住。怪不得老说什么“穿小鞋”原来穿小鞋的滋味这么难受

孙元起走长廊,抬看见一群穿着蓬蓬裙的洋太太,围着位中年贵妇人。贵妇人气质贵,就是脸有儿长,嗯,传说中的脸,可能年青的时候是锥脸…想来这就是万古留名的慈禧吧?

“Привет…”俄罗斯公使夫人。

太监指着那长廊:“老佛爷和公使夫人们在赏,你自去觐见吧。”说完一甩袖走了。

圆明园大。来大清之前,孙元起游来过,虽然如今印象已经模糊,但觉没有多大变化,只是路差了,也没有来往如织的游人,觉得冷清不少。前引路的太监睛余光瞥见孙元起东张西望,心中不满愈盛:就是你的叔祖孙中堂,在园里也得毕恭毕敬、目不旁视,怎么你个芝麻官就敢那么嚣张

“Hellyou!”英吉利公使夫人。



二人见了礼。再看过去,对了,边上还站在一个太监,横眉竖的太监,穿着宝蓝的内官服,脸微黑,没有胡须,没有结。看见孙元起望向自己,丢了一记镖过来。

可能孙元起磕的样稽,公使夫人们都掩轻笑,慈禧也觉得可乐,微微一笑。旁边的太监可能认为这有损国,尖着嗓:“小心朝对失仪”

“参见太后”依照清戏的样,孙元起上前跪倒,歪歪扭扭地磕了几个趴趴

慈禧挥挥手,和声说:“算啦,咱们这位大格致学家少时在泰西长大,对大清的礼节不太熟,咱们就不要计较啦。平,赐座…”

Ya

倒是慈禧介绍说:“这是德龄,太常卿裕庚的闺女。前几年,裕庚充任使法国大臣,曾携带她同去,故而对于西洋之事颇为熟稔。常来中,与哀家解闷。”

“はじめまして,よろしく这是小日本的公使夫人吧?

时节,中午倒觉得有些。孙元起在门站了会儿,官服捂着,还着帽、穿着靴,浑觉要汗。也顾不得许多,随便在门边柳树下找块荫凉地,心说:要照后世公园一样,门前几个石条凳放着,让人坐着等,多好

走近藤萝,听见有妇人说话的声音,还有不时冒几句外语、一阵轻笑,想来就是“哟呵,拿啦”太后她们。稳稳心神,自报家门:“臣国监司业衔、京师大学堂副主办孙元起奉旨觐见。”

“Bonjour…”法兰西公使夫人。

长廊里静了一下,然后一个令人骨悚然的声音响起:“宣”

看着孙元起这副云淡风轻的样,旁边的那个老太监又着急上火了,看自己的主没发话,只好狠狠地瞅了一,可惜孙元起没看见。

太监?孙元起不禁想起周星驰电影中形容太监的台词:“人,烂。”心中一乐,朝这太监八颗洁白的牙齿。太监见孙元起这样,鼻都气歪了,重重地“哼”了一声。

孙元起立,掸掸膝盖上的土灰,朝老太太一拱手:“谢谢太后。”

握手,然后微笑,算是和公使夫人打了招呼。再仔细打量座中剩余诸人:慈禧老并没有想象中的一脸鸷,或冷漠无情的女人样,而是一脸和蔼,像是邻居家慈祥的老太太。她旁边有一个年青的女,嗯,应该是翻译。见孙元起望过来,起福了一福:“小女有礼了”

“Hallo…”德意志公使夫人。

路再远,也有走到的时候。就在孙元起恨不得脱下官靴,赤脚去见慈禧老的时候,终于到了。只见不远的长廊上,一架藤萝开得紫气氤氲,隔着几十米都能闻到香味。

候了半天,去报信的太监终于来,在门张望好几,才发现柳树下立着的孙元起,心里有些郁闷,估计自己喊“太后有旨,宣孙元起觐见”人家在那边也听不见。只能自己过来宣旨,这样再喊什么“觐见”可就堕了气势。没法,只好别别扭扭走过去,低声说了句“跟咱家去见太后吧”

公使夫人们也过来和孙元起见礼。

是熟人,康格太太也在座。

见他走得远了,孙元起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把官靴脱下,好好放松一回。过了几分钟,觉得两脚舒服些,才不情不愿地再上官靴:还是不敢光脚,去见那权倾一时的老太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