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二〇云wugao寒易得秋(2/2)

孙元起跪拜问安后,老大人说:“百熙,你这回城,是准备去衙门应卯吧?”

老大人端起茶碗:“那你去吧记得明天早上去早些。”

旋即老大人:“百熙,你这次去应卯,难免会遇上同僚。那些侍读√讲,多是靠资历熬上去的,年龄大些,见你这么年轻便是侍讲学士,再加上你是洋士,不免会倚老卖老、言语刻薄些;而那些修撰、编修,则多是科举第一甲,不是状元,就是榜、探,见你位居自己之上,难免会有自炫之态、嫉妒之心。他们言语低,你且冷看他、笑语答他,不可因为一时意气,伤了颜面。”

“是的,叔祖父。”孙元起恭敬地答

其实清廷对内、对外满脑门官司刚有眉目,未必会认真对待奏折上对洋兵焚毁翰林院的指证。只是外国人自己一来正式照会,清廷官员就不便再假装糊涂,当即传递消息,疏通情况。而肇事的昆中堂闻讯而动,即刻了更正和声明。

在看到孙元起的时候,已有人报告老大人。他坐在正厅没多久,老大人便一官服走了来。祖孙两人的官服大倒是一致,不过老大人官服上补绣的是仙鹤,孙元起的却是云雁。

连自己工作单位在哪儿都不知,这说去确实有些丢人。孙元起一脸羞赧地答:“谢谢叔祖父提醒”

事儿,你们就不用去了。”

一路无话,城到了廉胡同。门房自然认识这位侄孙少爷,早有人上来请安,不待通报,便把自己往院里让。

孙元起有心想找理由不去,却见老大人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只好应:“是”

老大人不待孙元起回答,便自己说:“原来翰林院,已经大半毁于庚国变时的战火,余下分也被英吉利使馆所占用。现今翰林院衙门已经搬到了中南海对面的府南街,你可别走错了”

至于以后,翰林院搬到了哪里、朝颓否拨款兴修,孙元起就不得而知了。

情我这个官帽,只能在平百姓面前横横,那些科举正途生的官僚都看不起我啊那我还去上班什么劲儿?找受气么?

以前看《申报》,里面提到过,翰林院掌院学士昆冈昆中堂在翰林院大份烧成废墟一年之久后的1901年6月,曾上奏朝廷,报告翰林院被毁情况,并请求朝廷拨款兴修,顺便也把翰林院焚毁之罪责归于八国联军。可是这奏折内容不知怎么就让各国公使知了,于是给朝廷在京全权大臣发正式照会,要求立即澄清事实,更正错误。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纠纷。

“…好吧”孙元起屈服了。

老大人赞许地,说:“之前,王中堂和老夫说了,说你去拜见他时甚是恭谨端重。这非常好。想来你也去拜会荣尚书了,怎么样,他没难为你吧?”

话说这官服,好比领导的车牌,确实很有些威慑效果。刚才从德胜门城,午后时分城门附近有些拥堵,孙元起便下车透了透气。结果把门的兵丁抬瞟见孙元起,见他这么年青,猜想肯定不是什么大官,便晃晃悠悠地走过来看看究竟。等走近前时,看清官服上的补是云雁,走的立变成跑的。打千请安之后,兵丁起几声吆喝,喧闹的城门里就闪一条路来。

Ya

“对了,你知翰林院在哪儿?”老大人问。

孙元起能从话语中受到老大人的拳拳护之意,当下愈发恭敬:“荣尚书丝毫没有难为我。去的时候,袁保也在那里,和他们说了会儿话,我便告辞了。”

“…”这问题真把孙元起问住了。老佟在庚国变的时候,就是在翰林院门没了的。对于这个位于皇城以南的翰林院,孙元起还是知的。可这翰林院被“回族杰将领”董福祥带领“英勇的”回族士兵一把火给烧了,剩余分也被英国使馆占用。如今翰林院自然不能在那里。

老大人微微蜃:“袁项城倒是个人,你可以和他认识一下。”

老赵闻言,立、魏征忠心苦谏的架势:“老爷,这可使不得您平日在学校随便些倒也罢了,如今去衙门,那可是讲规矩、讲排场的地方,怎么能随便呢?万万使不得呀,老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