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六节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江淮熟,天下足。”
这首不知liu传了多少个年代的古老歌谣daochu了淮河两岸的富庶与mei丽。淮河古称淮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淮河两岸曾经涌现chu众多的文人豪杰。然而淮河又是一条极不幸的河liu。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从汉武帝时代就开始侵入淮河。但是真正让淮河变成灾河的是在公元1194年。那年当时的金国统治者在yang武决口黄河,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nue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大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dao。自此,黄河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夺淮历史。
挟带一万多亿吨泥沙的黄水,使鲁南的沂、沐、泅河不能入淮;苏北淮yin以下入海河dao被夷为平地,bi1淮从洪泽湖南决入江;无数支liu和湖泊被淤浅或被荒废,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淮河两岸民不聊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有雨无雨都成灾。几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难民liu狼于淮河两岸。
崇祯十六年的秋天也一样。只不过yan前的这批难民并不是因为这天灾liu狼。而是为了躲避兵祸才举家南迁。在这支南迁队伍中有明朝在河南的大小官员、有地主、有学究、有书生。但最引人注目的则末过于明福王朱由崧、路王朱常芳以及他们的家眷队伍了。
yan前的朱由崧只有shen上的那件紫se蟒袍还能揭示他所拥有的地位。现在的他完全就象一只丧家之犬。自从李自成取得朱仙镇大捷之后,意识到明王朝在河南已经大事已去的朱由崧急急忙忙的带着自己的家眷和侄儿朱常芳离开自己的封地向南京逃窜。一路上可以说是吃尽了苦tou。他的福王府早就被李自成抄了个底儿朝天。朱由崧可以说已经是shen无分文了。要不是明朝的那些官员们还顾念着他是皇族。相信现在的朱由崧连匹ma都骑不上。
“不行了,不行了。孤王真的不行了。张公公,告诉底下人停下来。歇歇吧。”feitou大耳的朱由崧一边抹着汗一边命令dao。朱由崧这个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福王朱长洵的长子。在明宗室中的声誉一直都不好。贪、yin、酗酒、不孝、虞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在他看来这几天的逃亡gen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王爷,前面就是码tou了。到了码tou上了船就安全了。请王爷再忍忍吧。”一旁的张公公安weidao。
“什么再忍忍。你是王爷!还是我是王爷!死nu才!给我gun!”说完朱由崧狠狠的揣了张公公一脚。张公公“哎哟!”一声摔倒在地。而朱由崧则因为自己太过fei胖重心不稳也翻下了ma。摔得浑shen是泥的朱由崧不禁大怒抄起ma鞭就朝着张公公劈tou盖脸的chou去。一旁的众人看着朱由崧暴nue的样子都不敢zuo声。大概是这些天吃的较少再加上朱由崧缺少运动。chou了没几鞭子他就已经气chuan吁吁了。于是几个侍从连忙上去安抚朱由崧乘机扶走了张公公。jin疲力尽的朱由崧一pigu就坐在了地上再也不肯起来了。众人见此情形也只好陪他一起停下来了。
一阵秋风chui过朱由崧不禁抖了抖shen子。忽然他仿佛在风中听见了锣鼓声。难dao是自己饿昏tou产生幻觉了。想到这里朱由崧抬起tou对着四周扫视了一下发现其他人也好象听到了锣鼓的声音。不是幻觉?难dao是有人来了?该不会那些liu寇追上来了吧。想到这里朱由崧象兔子一般“噌”的一声tiao了起来。连忙翻shen上ma。(呵呵,400多斤的兔子。)骑上ma的朱由崧很快的就看见从河滩的东南边走来的一支队伍。人数并不多。但个个打扮得人模人样的不想是liu寇。
“程统领,上去问问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想了半天朱由崧打算还是先试探一下吧。
“是,王爷。”程统领立ma带着几个侍卫跑了上去。
过了许久程统领便带着其中三个人来dao了朱由崧的面前。一个年纪稍大乡绅模样的人带tou行礼dao:“草民,冯贵参见福王千岁。福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恩,免礼吧。”朱由崧整了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