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见得呢?”他还是不服气。
“你一定要这么理解…也未尝不可!”我拿下望远镜看着他笑笑说到。“就比如说这次对阵的主要敌人之一德川家康,就连我也不敢说百分之百的看透他,更何况是你们!”
“那…”
“难不是吗!”他理直气壮地说
:“当年手下不过一千人就敢脱离今川独立,还主动
攻信长公,这不是自不量力是什么?面对武田
势他理应避其锋芒,可却贸然发动三方原之战,真是蠢的可以。还有现在对抗父亲,除了
脑不清的‘老糊涂’还能怎样解释?”说完他还得意地看着我。
“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德川家康在远江的居城为什么选在浜松,而不是二俣城呢?”我笑着问到。“如果要遏制武田的话自然是二俣城更好,只要掌握住了这里武田军就不可能放心大胆地三河。可德川家却选择偏居于浜松,那是为什么呢?”
”我用望远镜观察着远的
队的行动,缓缓地说到。
义清又找了几个自认为立得住脚的理由,可都被我给驳倒了,最后不得不说:“我不明白了,可总得有个理由吧?”
在那边岛津、细川、中村三的攻城
队已经渡过了最后一条河,不过却在河岸上停了下来,看来是在
“冲刺”前的最后准备。后面负责接应的
队也已经全
开
了营寨,正在几条河
之间的险要
布置阵型。
“以后的事情还多得很,这里并没有你战的必要!”我没有因为他觉得委屈就改变态度,这也算得上是一
挫折教育。“虽然大的战略已经安排好了,但是有些细节还是会有
。就比如
前,这场试探
接
还是有变数的,这就要求各
指挥官成熟并且有一定经验!”
“二俣城虽然地势险要但汲困难,浜松城却是得天独厚的要冲!”义清冲着我眨
了几下
睛后说
:“浜松城左湖右海,敌军空有
大兵力也难以接近,不但饮
不缺就是粮
也可以从海上接济,即便面对长期围城也不难抵御!”
“一个不自量力地老顽固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义清忿忿地说了一句令我惊讶的话。
“那…那扩建二俣城,费的财力也太多了吧!”我的话已经给他造成了困惑,但还是继续
辩
:“扩建内外两
城墙,还要依山势走向而修,这对于德川家来说…”
“说到底您还是不信任我!”他气鼓鼓地说到。
“唉…”我忽然悲哀地发觉自己盯住了天下所有大名,最不了解的居然是自己的儿。“德川家康是一条
于算计的‘老狐狸’,不但算计敌人、盟友,还同时算计着自己。他不是你这样的小孩
能够看清的,以后可不要在人前说这
浅薄的话!”
蒲生氏乡正在前面布置甲骑和诸星铁炮备队的支援备了,所以他就无所事事地站在了这里。虽说他是我地儿
并且名义上作为信清的代官。但我还没有糊涂到让一个10岁小孩直接指挥这么重要的力量。
“现在连二哥也有了接应的任务,可我却…”义清低着踢开脚前的一块石
,十分郁闷地说到。
“可以你要知…”
“可是那里丝毫没有什么作用,控制了二俣城也就限制了浜松东西两面的运动!”看着他认真的样我笑到,虽然他的问题非常幼稚。“至于说到防守和汲
的问题就更简单,只要把二俣城自上而下扩大到三重城墙就行了。这样二俣城还会有一个临河的
门,原来的敌人恐怕也很难随
带着战船。届时可乘船直下滨名湖,再多的敌人也无法把一个湖围得密不透风吧!”
“不自量力,还老顽固?这话是谁告诉你的?”我难以理解地问到。
“哈、哈、哈…”听着他稚气的话我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为了把当初的三小城引
建成后来的居城浜松,德川家
费的钱财也未必就比扩建二俣小吧?”
“这个理由当然有,那就是德川家康本不打算和任何人拼命!”笑意逐渐在我脸上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
肃杀的冷漠。“德川家数代家主均是英年早逝,累次衰败之下只能在各大势力的夹
中求生存,与周围的今川、织田、武田以及现在的我比起来,他们实在是太弱小了。所以德川家康所
的一切,就是在借助别人力量时不断
现自己的价值,但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老本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