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碧玉,镶嵌在千峰叠翠,妖饶多姿的焉支山和祁连山的皑
甘甘!间,草原卜野花丛生,争奇斗艳。更不要说成片成俱尔几首蒂花海,金黄耀眼的油菜花,色彩粉呈,峰飞蝶舞,一股醉人的清香随着春风隐隐传来,让骑在马上的宁王,玉真公主心神俱醉。
塞外也有此等膏腴繁华之之地,宁王,玉真公妾瞧着高兴暗,赞声不绝。
在他们马后,跟着主持封拜礼仪的队伍。为首的是礼部侍郎贺知章,在他的身后,则是十六名年轻的礼部主事,每人手中均擎着一样物事,分别为门旗四面、龙虎旌二面、节两支、麾枪四支、豹尾四支,共十六件。节用金铜叶做成;旗用九幅红绸制作,其上装有涂金、形如木盘的铜龙头。
一大片蹄声错落,一员英武勇剩的年青骑将,跳入玉真公主的视线,胯下的青马如龙,蛟角银盔,墨蛟胸甲,红色的披风随风飘起,如一面飞扬的红旗。
那是伏波王李岩么。又有年余没见,倒是精神的很,玉真公主妓美如少女的面容露出一丝儿欣喜。
“好个少年伏波王,武功赫赫!皇帝有子如此,连我都有些嫉妒。”宁王没有察觉到小妹玉真公主已晕生双颊”
伏波王李岩人还未到。声音已滚滚而来:“河西节度使,右威卫大将军李岩恭迎宁王,玉真公主,朝廷使节。”
羽林亲卫水银泻地般飞驰过来,马速渐减,护住朝廷封拜礼仪的队
伏波王李岩亲自出迎三十里,一路相陪,马鞭轻扬,指点如画的草原,彩云般飘过的牛羊马群。
玉真公主不时斜膘着李岩。这还是那个白衣胜雪,用横笛迎客的清俊少年么?举手投足,都有一股让人迷醉的英雄气。
第二日晌午,驻扎在汉阳堡的羽林骑,羽林武学生以旅为单位,站成方阵,他们沉静肃穆。等待着伏波王封牙拜节,开府置官的时刻。
河西,陇右,两镇前来观礼的文官武将俱着或绯或绿的官服,头戴交脚蝶头是武将,文官戴的是展脚帧头。
朝廷节度使一般授予旌节各一,因为伏波王身兼两镇节度使,开牙建府,授予的是双旌双节,掌地方生杀予夺之权柄,封拜节度使的奉礼官也从八人增加到十六人。
午时零刻,册拜仪式正式开始!
宁王走上校军台,面南背北站好,礼部侍郎贺知章朗声唱道:“河西,陇右两镇文武,诸军士。躬迎皇帝制文”
这种场合宣读圣旨,是不用下跪的。下面的羽林军校横臂击胸“啪!”地一声,整齐地行了个军礼,台上台下的官员同时压低了身子,躬身侯制。
宁王点了点头,伸手接过礼部侍郎贺知章捧着的诏书,张开宣读道:“大唐开元十五年五月十五。皇帝制曰: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站在校军台下的封常清等身姿笔挺,心中默念,男儿一生,封王拜节,当如伏波王也。
“天波府!”李岩听到这儿。不由一愣,这是北宋还是大唐,自己被封为伏波王,负责大唐西北军事,总判府事。下设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祭酒,主簿,记室参军事,诸曹参军事等官职。
一通封牙拜节的程序走下来。李岩早已是腹中空空,强撑着接过旌旗节杖,交给杜希望,郭子仪。然后。首道:“儿臣李岩受旌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