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百一十沙老师(3/3)

孰劣?哪种方法最好呢?

手术,当然是首选的,最有效的方法。

经权威机构统计,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各种方法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是45%,也就是说有45%的肿瘤病人可以被治愈(对恶性肿瘤而言,五年后还活着就是治愈)。

在这45%的病人中,有22%是依靠手术治愈的,18%是靠放疗治愈的,只有5%的才是靠化疗治愈的。

所以,放疗是一种几乎可以媲美手术的,疗效很好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它既没有手术那么高的风险,也没有化疗那么严重的全身反应。

在国外医学界,一贯比较重视放疗。但在国内,由于放疗的仪器设备昂贵、养护麻烦,以及配套的技术复杂,所以国内医院对肿瘤病人的放疗一直开展的不好。反倒是化疗,因为不需要复杂的技术、门槛低,而且经济效益明显,国内大部分肿瘤病人都会接受化疗。

放疗难就难在——要帮助肿瘤患者完成一个好的放疗疗程,不是仅仅有放疗科医生和放射线就行了。

它还需要放射物理师和技师协助制定计划和实施照射,这里面就涉及到放疗仪器发射射线的剂量、角度等等方面。

此外,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从而治疗肿瘤的过程,是有着一套完整的放射生物学的理论指导的。而现代放射物理的发展,使得三维立体定向放疗成为主要趋势,同时放疗临床也向着对每个病人施行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这对古老的放射生物学都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和理论支持。也就是说,放疗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放疗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工作的。

总之,现代放疗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放射肿瘤学(临床医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

显然,这是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

在沙老实验室做实验的几位研究生,都是放疗科在读的博士和硕士,他们也都是要同时精通这三方面的知识,算得上知识面很广了。

嘉辉和他们一聊,发现大家还有共同的熟人——何超。

何超这几个月一直泡在放疗科的机房,他的开发项目,这些放疗科研究生们也很感兴趣。他们也是天天门诊、病房、机房、实验室几头跑的人,所以也和何超很熟。

中午没事的时候,嘉辉也常常去找何超玩,再和几位研究生们一起共进午餐,天南地北地侃大山。

大家彼此都有擅长的领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拓展了各自的知识结构。

嘉辉在讨论中,渐渐对放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很感兴趣,便又去向沙老请教。沙老很高兴地将自己主编的相关书籍赠送了两本给他。

一天晚上都快十二点了,芳华看嘉辉还在看那本沙老的书,便走过去劝嘉辉早点休息。

嘉辉点点头,放下了书。芳华却好奇地拿起来翻了翻,然后说:“唔,都是些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方法嘛不新鲜啊?”

嘉辉揉了揉有点酸胀的眼睛,又伸了个懒腰说:“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现在天天做分子生物,不是蛋白就是DNA的。有时候也挺烦的,倒是看看这些古老的研究方法,感觉可以换换思路。”

芳华不是太明白:“你不是在做神经干细胞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