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完成任务离开的时候,当地政府和医院送给她神经外科“荣誉主任”的聘书。
不过,当她接了女儿回到北京后,总医院也根据她这些年的优异表现,很快批准她晋升了副主任医师。
才不能近仙者,不可为医。
这些年来,芳华凭借自己千锤百炼得来的精妙医术,在国内外神经外科界都得到了老前辈们的肯定。
她用神经内窥镜辅助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录像,被当做教学录像在诺道夫公司开办在世界各地的培训班上反复播放,自然她的大名已经被很多同行所熟知。
她在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多次创新,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在两年前的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经德国的神经外科学界名宿S教授提议,代表们讨论后一致通过一项议案:将芳华设计的一种手术新路径,命名为“林氏入径”这是亚洲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神经外科医师。
她在读博士的三年里,和何超合作开发成功了国产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此外海阔主持开发的国产脑起搏器也研制成功,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项目,会大大降低国内病人手术的成本。
而芳华还将和海阔的公司继续合作,开发神经外科医师的模拟手术训练系统。这个项目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大大缩短神经外科青年医师的成才速度,为国内培养更多更好的神经外科大夫。
这个课题也得到了以王院士为首的国内老专家们的鼎力支持,他们相信凭着这个项目,以及庞大的病例资源,中国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神经外科的中心。
04年,诺道夫公司赞助设立了一个以王院士的名字命名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该奖旨在表彰对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神经外科医师。它每年评选一次,奖项包括终身成就奖一名(60岁以上)、学术成就奖两名(45~60岁)、青年医师奖五名(45岁以下)。
该奖一创立,就被视为了中国神经外科领域最高级别的个人荣誉奖,是国内上万名神经外科医师奋斗的目标。
芳华凭着这些年做出的成绩,毫无争议地被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授予了07年度“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她是目前为止获奖年龄最小的青年医师,同时也是唯一的女医师。
所谓厚积薄发,经过多年的积淀,她已经成为本专业领域一位惹人注目的青年名医。
这些年,驱使她不断努力进步的动力,是来自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们给她的启示——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燃烧自己,不留遗憾。
芳华自问她重生的这一辈子,也算是做到了燃烧自己;虽不敢说不留遗憾,但可以说一生清清白白,问心无愧。
不过,芳华也觉得自己对一个人还是有所亏欠的。
那就是她的宝贝女儿——菲菲。
嘉辉也和她怀着同样的心理,所以两个人在和女儿相处的时候,都是有求必应,极度地宠爱着共同的宝贝儿。
菲菲从三岁多就被送回老家,不是在成都跟着爷爷奶奶,就是在绵阳跟着姥姥姥爷,有时也在舅舅舅妈家或者干爹干妈家呆一段时间。即使以前她在北京的时候,也是经常在周末被接到白姨的家里,跟着阿飞哥一起学钢琴。因为芳华没时间带她去***,就揩海家大少的油,一起跟着私人教师学了。
从小“四处流狼”的经历,倒让菲菲出落得益发可爱和乖巧。别人对她好,她也会对别人更好,所以她每到一处,总是能得到各位长辈们的疼爱。
尽管芳华和嘉辉都是不太称职的父母,但菲菲却是个谁都想要拥有的贴心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