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起了号炮,如同欢庆胜利。
拥挤的人群之中,一团彩云如同排狼开涌一般的奔来,众人齐齐给她让路。李世民远远看到。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墨衣…
“汉王!----”远隔数十步远,墨衣就忍不住大声呼喊起来。眼睛不由自主的就湿润了。唐军将士对于这个女中豪杰本就早早有了认同,这时跟着一起起哄地欢呼道:“汉王、王妃!”
墨衣策马奔到李世民马前,早已是泪眼婆娑。李世民也颇为开心的哈哈一笑,拉住她一只手,另一手托住了腰,用力一把将她提了过来,二人同乘一骑。唐军的欢呼声更大了。墨衣也全然不顾人多,蜷缩在李世民的怀里,双手紧紧抱住了他的双臂。
玄门关前,越发地热闹。以至于队伍进城的速度变得极慢。不久武元衡等人赶来维持了一下轶序,才让汉王等人迅速的进了城来。
武元衡、高固和野诗良辅等将,一一前来参拜。李世民见了这些人,自然也是高兴。又听闻窦文场连番在维州大闹,而且朝廷又派了使者过来,不由得心中一阵冷笑:“走,去瞧瞧他们。”
窦文场等人恭身垂手站立在议事厅外,各自一脸谄笑地对李世民拱手行礼:“见过汉王殿下。”
“免了。”李世民信步不停看都没多看他们一眼,径直走到了议事厅中。
窦文场等人心里一阵打鼓,怯怯的跟了进去。
“汉、汉王殿下,请接旨。”宣旨宦官像做了贼一样,胆气不足。
李世民漠然的冷笑了一声:“臣接旨。”
第二份圣旨与第一份对旨的内容出入并不太大,也是催促汉王早早罢兵,与吐蕃修好。并尽早送回俘虏与马匹。而且,这份圣旨的言辞激烈了许多。虽然没有明说,却大有责怪他再次出兵、违备圣意的意思。
李世民满不在乎,接过了圣旨。
宣旨宦官有些胆懦的低声道:“小人…胆敢请汉王殿下,移一步贵步说话。”
“请。”李世民就依着他,和他走到了一边。
宣旨宦官眼神闪烁,颇有几分紧张的说道:“其实…陛下还有一份口喻在此,让小人问殿下一句话。”
“讲吧。”
“那就是…汉王殿下明明接了皇帝旨意,为何还要执意出兵?为此,朝廷上出现了许多地风言***,说殿下…拥兵自重,意图不轨。为此,皇帝陛下深感忧虑。但他人家还是相信汉王殿下的,因此并没有听信谣言。只是让小人带回汉王一句话,好止住朝上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