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如何挥动,总会刺痛一批人。兵制改革还没有推行。就已经见到这么大的阻力。将来的吏制和农田改革,所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将会更大!大唐天下积沉日久地弊病和痼疾,看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祛除的…
从弘文殿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办了一下午地事情,李世民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乏,肚子也有些饿了。想起了上午曾答应晚上去陪吴月琳,于是摆驾往两仪殿而去。刚到两仪门附近,正遇到淑妃独孤墨衣的车驾。
墨衣遇到了皇帝,慌忙让车驾回避给皇帝让路。李世民心想也有些日子没和墨衣亲近了,于是让身边宦官去将淑妃请了来。墨衣下了车儿朝皇帝这边走来。身上却是穿着十分工整的贵妃朝服。李世民暗自有些疑惑:墨衣穿得这么正式,又打着这么隆重的排场,是要去哪里?
墨衣见了皇帝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见过礼之后,就被皇帝请到了御车上同座,一起往两仪殿而去。
李世民看着一身端庄盛装的墨衣,问道:“你今天怎么穿戴如此正式?是去办重要的事情了么?”
“是呀!”墨衣略有点自豪的说道“陛下下旨,让宫中裁减宫女和宦官。这样地大事,臣妾怎么能不挑起责任来替陛下分忧呢?臣妾今天一整天都是在掖庭,亲自主持办理那些宫女和宦官出宫的事宜。”
“呵呵,你倒是上心。贵妃好像就没有插手这件事情。”后宫里的事情,本来就是皇后妃子们该管的。现在没有皇后,墨衣出面来管也是职责之内的事情。
墨衣笑了一笑,说道:“陛下可别责怪贵妃娘娘不管宫里地事情。关于辞退宫女和宦官的这件事情呀…贵妃她不好插手。”
“哦?怎么说?”李世民倒是一时没想通。
墨衣掩着嘴吃吃地笑了一笑,凑到李世民耳边轻声说道:“以陛下的智慧和经验,莫非还想不通为什么吗?”
李世民眨了几下眼睛,心中暗自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的笑道:“朕明白了!”
吴月琳是长安望族出身,郭家和吴家在长安甚至是皇宫内,都是人脉极广交情颇多。后宫要清退宫女和宦官,这可是一件大事。对许多的宫女宦官们来说,从此能够离开墙门高耸的皇城,无异就是一次重生为人的机会。所以,肯定会有许多的人家,托关系、讲人情,想要托保出人来。吴月琳这个贵妃牵涉到的人际关系太过广阔,所以谁也不好得罪,谁也不敢应承。与其这样,她索性就不插手。墨衣只是从西南小国进京的陌生人。由她主持这件事情,旁人再想见缝插针,可就不容易了。自然也就容易做到公正、公平。想通这一层,李世民不由得笑了起来:“看来,你们姐妹二人倒是将后宫里的事情,打理得挺清楚。后宫稳固,朕也就可以安心处理朝政了。多谢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