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面发展。陛下当初派他出征,不就是看中了他这方面地能力吗?若光用军事解决蕃镇问题,大可以派将军了。“说得好。”李世民点头赞许,踱了几步说道“虽然平卢那边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但朕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了。管他是文斗也好武斗也罢,解决平卢的事情为期不远。平卢一定,大唐内部最大的麻烦就只剩卢龙朱滔了。李抱真和李光颜、李光进兄弟,正在按朕的旨意向北方详装进军。朱滔也肯定会随时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河北已经剑拔弩张。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先做好设想。”
李晟和陆贽各自点头。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笑道:“光点头干嘛?说点有用地。对于朱滔,该怎么办?”
李晟说道:“朱滔占据幽州极北之地,与北狄契丹等一些蛮族关系来往密切。他的军队里,也有许多的蛮兵。朱滔在四大军镇当中,军事力量当属最强,背后也有异邦蛮胡地支持,他肯定不会甘心就范。陛下要对付朱滔,其实也就是要与北方诸蛮同时对抗。一个小小的卢龙节度,其实代表就是大唐北方的反朝廷势力。因此,他们不容小觑。”
“嗯,朕从来就没有小觑过他们。四大叛镇当中,朕也把卢龙放在最后解决。”李世民说道“那里,就是当年安禄山的老巢。番王在那里根深蒂固,俨然就是一个小王朝。几十年来,那里的百姓们只认得节度使,哪里还知道大唐的朝廷和皇帝。无论如何,朕是绝对不容许卢龙在大唐的版图上继续干这种事情的。九州归于一统是大势所趋,胆敢阻挡者,都不会有好结果。只不过,结果固然如此,过程同样重要。采取一个什么样地方针措施来解决平卢事宜,至关重要。最大的前提,就是要尽量减少内耗。李晟,陆贽,朕想听一听你们二人的意见。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上的策略,都可以提。李晟,你先说。”
李晟寻思了片刻,说道:“平卢如果平附,那朝廷在河北的军事实力将大大增强。李抱真、李光颜、李光进等人地兵马本来就不俗,再加上武元衡的东征军和收剿地平卢军,至少也可以凑出二十万兵马。从人数上讲,应该是足够了。不过,这么多的军队要统一指挥,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指挥这种若大的战役,微臣以为,必须要一个德高望重、在军队里、在河北都很有威望的人才行。这将是一场多线配合作战的战役,将是一个大手笔。朝廷可以制定出大的方略,但真正实行之时,却要一个在军事上极有造诣的人才能实施。”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朕和你想得一样。多支军队配合作战,由专人统一指挥。而且这个人选,非右神策卫大将军马燧莫属。武元衡的东征军,也是时候解体了。朕会让高固、李等将分领人马,各自驻守平卢或是听从马燧调谴,参预平北之战。武元衡嘛,就留在平卢暂时打理一下那里的民生政务。你们认为怎么样?”
李晟和陆贽各自拱手拜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