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一卒把守,轻而易举占领了前进阵地,控制了美军的左翼。另一路英军由格兰特将军指挥,迂回到大陆军右翼,对布鲁克林高地驻防的大陆军形成合围之势。
次日凌晨,英军从正面开始炮轰,滑膛枪齐射。战约两小时后,大陆军背后传来一阵大炮声,这是英军包抄部队业已到位的信号;正面之敌突然加强攻势,从左右两侧同时发起攻击。大陆军腹背受敌仓皇应战,几次被优势地英军分割、冲散,又重新聚集顽强抵抗。
大陆军被围且断了援兵,仍苦战不肯投降。战场上响彻了刀枪的撞击声、马匹的奔踏声、火器的射击声和双方地呐喊声。终因众寡悬殊,大陆军损失惨重,这天大陆军阵亡两百人,包括沙利文准将在内的近千名将士被俘;英军方面死伤了三百八十人。
当天华盛顿在纽约指挥部队,密切监视向内海驶来地五艘英舰。城里清晰地听见了长岛的枪炮声,知道战斗已经开始。值得庆幸的是,一阵强劲的顶头风使英国军舰靠不了岸。于是华盛顿乘小船从曼哈顿的司令部赶到长岛前线,亲眼目睹了这场大搏斗、大灾难。
可他手中已无可调之兵,任何人也无力回天。
这一仗大陆军已元气大伤,实力损失近半。反观英军士气正旺,如果乘胜穷追猛打,大陆军很难招架。英国人海上的舰队若开进海湾,切断长岛与纽约间的联系,便再无退路,必遭全军覆没,权宜之计只有带领部队迅速从海路突围撤出长岛。
华盛顿不愧为华盛顿,他为了迷惑敌人,又要绝对保密,他故意下达了相反的命令:全体将士作好今夜进攻的准备。再派遣勇敢善战的米夫林将军,带领三个团的残部开进前沿阵地与敌人正面对峙。全天照常设岗执勤,撤退时负责掩护大部队突围。
第二天下起雨来,天色阴沉,雾气蒙蒙,能见度很差。华盛顿怀着不安的心情准备迎击英军新的进攻。只要能支持到天黑,突围就有了希望。
英军豪将军原来想利用舰队的火炮威力,海陆军协同作战。先围而不歼,迫使大陆军乘船渡海突围,趁其半渡而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豪将军的方案面面俱到,稳妥得几乎无懈可击。可是他的决策,使英军丧失了一次消灭大陆军主力的最佳机会,就因有了这一天的停顿,大陆军得救了。
二十九日晚十点,大陆军开始有计划地撤退。以团为单位登船,横渡四分之三英里宽的海峡。真是天赐良机,部队登船完毕,顿时风狼逐渐平息,靠长岛一边的海峡上空浓雾弥漫,英军一点没有发觉,而靠纽约那一面却月白风清。黎明前大陆军大部队已经撤回纽约,此次巧妙突围成功,使华盛顿名声大振。
部队虽然安全撤出,但长岛弃守使纽约失去天然屏障,全市区完全暴露在英军的火力射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