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逊设计的白头鹰徽。图案是:外围为两个同心圆,内有一只美国秃鹰雄踞中央,双翼展开,右爪握一束橄榄枝,左爪握十三支利箭,尖嘴中叼着一条飘带,上书“合众为一”秃鹰的胸前是一枚盾形纹章,纹章上部是蓝色横纹,下部是红白相间的竖纹,象征美国国旗。秃鹰的上方是蓝色天空中十三颗星,四周光芒万道,环绕着云朵组成的图案。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美国秃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橄榄枝和箭象征决定和平与战争的权力;秃鹰上方的群星图案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共和国。国徽上的中心图象就是美国秃鹰,它的正式名称叫白头海雕,也是后定的国鸟。
国旗之前大陆会议已经有过决定,这次只是确认了一下,同样是星条旗,只是左上方,增加了一颗代表联合州的星星而已。
到是国歌争议比较大,趁着星条旗永不落还没出世,康柏联合很多议员提议,用原来美军的代表性军歌扬基歌作为国歌。这首歌的曲调,在《爱国者》这部电影中经常被用到,康柏对他非常熟悉,又在来到这儿后经常听到,在美国人中很有影响力,他自然觉得这是一首非常适合的国歌。
早在独立战争以前,在这些殖民地上,《扬基歌》的曲调和歌词的某些段落就已经很流行,常见的词句就是“扬基都达尔”怎么怎么样。甚至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英军就曾唱《扬基歌》来嘲笑殖民者。歌词的早期版本是嘲笑这些殖民地居民的勇气,以及他们粗俗的衣着和举止。“扬基”是对新英格兰土包子的轻蔑之词,而“嘟得儿”(也可以读为都达尔)的意思即蠢货或傻瓜。然而,在独立战争期间,美军却采用《扬基歌》作为他们自己的战歌,以表明他们对自己朴素,家纺的衣着和毫不矫揉造作的举止感到自豪。歌词有许多不同版本。以后多年,这首歌一直被当作美国的非正式第二国歌(公认的美国第二国歌应该是《美丽的亚美利加》)。
不过毕竟扬基歌的很多歌词嘲讽意味太浓,好几次表决都没有予以通过。不过广为流传的扬基歌在美国确实很有基础,支持的人同样不少,在修改了一些粗俗的词句后,作为暂定国歌给保留下来,等到以后有更合适的歌曲再更换。
这些国家标志性的东西一定,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在富兰克林政府收取各州原先的掌握的联邦政府权力时,阻碍大为减少。
毕竟国歌、国旗之类的,最大的力量就是民族凝聚力,而一旦民意比较倾向于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对抗的决心就会小很多。在后来富兰克林亲自前往几个拒绝宪法的州视察,并且在当地剧院要求乐队演奏扬基歌,全场起立歌唱后,这些州的很多代表都受到感动。最后三个州,都最终还是通过了宪法,让联邦政府,成为一个真正代表全合众国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