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逝如冬雪。
说完,她笑而逝。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给朱元璋的遗言:
姑娘,这个平凡的女
,在困难的岁月里,她没有嫌弃
贫贱的朱元璋,而是跟随着他,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情况多么复杂,她始终遵守了自己当年的承诺。
在朱元璋的时代,官员们如同生活在地狱中,这一形容是并不过分的。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留他一命吧。
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铁石更加,自从他的父母死后,无论多么绝望,多么痛苦,他也很少掉泪。因为他知
,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皇后的死给了朱元璋
大的打击,之后朱元璋在错误与偏激的
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他生命的终
。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明代官员的品级,大家知,一品是最大的官,历朝历代都不乏一品的大员,威风凛凛,甚至连皇帝都要给几分面
。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却几乎成为传说中的人
,十分稀罕。自从取消丞相制度后,朱元璋手下文官最
的级别就是各
最
长官尚书(正二品),一品不是没有,却只是虚职,即太师、太傅、太保(正
章节字数:4195更新时间:07-02-2215:52
"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孙个个贤能,居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
但此时,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放声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前的这个人,只有痛哭才能发
他心中极度的痛苦!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帝王家呢。
毒,除了皇后外,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决定。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第二十九章
在他的丈夫成为皇帝后,她仍然以心待人,每当朱元璋举起屠刀时,她总是上前阻止。她用女
特有的母
和慈
关怀和挽救了许多的人。虽然她最终也没能把朱元璋这辆失控的车拉回轨
,但她已经
了她能
的一切事情。
因为他终于发现,前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胡惟庸案件仍在行之中,不断有人被抓,不断有人被杀。李善长向朱元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接受了
罚,他侥幸逃脱了,但朱元璋的
格决定了李善长必定不得善终。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女。
[113]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立有大功,请你不要杀他。
这个人就是皇后。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114]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个人去世了,这个人的死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一个真正的悲剧。
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
朱元璋靠在她的边,这是她一生中最
的女人,这个女人给了他无数的帮助,却从未向他索取过什么,她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把他们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
来。
她比朱元璋更知人命的可贵。
这是一个始终用自己的心关怀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是那样
的。
她从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饿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朱元璋送饭。她虽然是个女,却颇有胆识,陈友谅
攻龙湾时,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饰财
劳军,并组织妇女为军队
补衣
。
她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居然拒绝医生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人心魄。
在我们讲述这些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朱元璋统治时期一个特殊群的生活状况,这个群
就是官吏。
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金饭碗,但在洪武年间,官员们的命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