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171-0180(2/6)

如果朱棣聪明的话,就应该早把这张支票折现,换粮也好,换布匹也好,总之是在通货膨胀让这张支票贬值之前。

朱棣曾经有过无限的期待,他相信只要公开竞争,自己是很有优势的,那个小懂得什么,论理政事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当然,宁王打仗也很厉害,不过他只是一介武夫,这样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也想继承皇位?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满怀抱负的朱棣可能最终会成为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边界守护者,他的能力将用来为国效力,他的野心将随着时光的逝被永远埋葬。

[174]

但这次远征带给朱棣的也只有这些,并没有人认为他能够成为皇位的继位者,他心里也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演,也无非是从龙变成角,要想当上主角,必须得到朱元璋导演的同意。可是很明显,朱导演并无意换人。

[173]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现朱棣的丰功伟绩,与他同时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本没有蒙古腹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还没有人家的门,在门放了两枪,吆喝两声就走人了。

有这么个窝的兄弟帮忙,朱棣一时之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民族英雄,朱元璋也很兴,他赏赐朱棣一张支票--面额100万锭的宝钞(明朝纸币)。

可是即将解任的老板朱元璋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

如果说之前的朱棣只是抱怨,那么朱允炆继位后的朱棣就是真的准备图谋不轨了。用法律术语来说,这是一个从犯罪预想到犯罪预备的过程。

他真的老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纵驰奔只能在脑海中回味了。但他的意识还很清楚,必须在自己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这样大明帝国才能不断的延续下去,永远大繁荣。国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卓越的军事直觉告诉他,北元仍然是国家最大的敌人,一定要把这个邻居连除!

就在看似事情已经定局的情况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朱标的死使得一切似乎都有了转机。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除了我,还有谁!

然而乎他的意料,朱元璋对朱标的情使得他又一次搞了暗箱作,他真的任命只有十五岁的朱允炆为太

了,这下真是白了。

朱标死了,主角的位置终于空了来,时机到了!

-2216:00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朱棣通过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价值,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演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至少先混了个脸熟。

当然,当时的朱棣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到这一,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俘虏人数清好,然后回去覆命。

但朱棣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服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决定对北元再次发动远征,主帅仍然是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一生中制定的最后一个作战计划。

朱棣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省略了所有哨和不必要的动作,将全的心力放在那最后的腾跃,以获得冠军的奖赏--皇位。

而朱棣当任不让地成为了统帅,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时拿工资,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好了是老板的功劳,坏了还要负责任,这样的差事谁愿意

但这是事实,一旦父亲死去,这个小孩就会成为帝国皇位的继任者,到时不自己是否愿意,都将跪倒在这个人的面前,发誓效忠于他。他懂得什么,即无战功,又无政绩,凭什么当皇帝?

朱标的儿朱允炆不过是个毫无经验、年幼无知的少年,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帝国发展的重任,换人吧,也该搞个公开招考之类的玩意了。退一步说,就算不搞公开竞争,也该给个抓阄的机会啊,老爹,不能再搞一言堂了,多少给民主吧。

其实这个赏赐不算丰厚,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的纸币发行是没有准备金的,估计朱元璋很有可能是在见朱棣之前,让人准备好了纸张,印上了100万锭的数字。反正他是皇帝,想写多大数字都行。

朱标虽然文弱,到底是自己的哥哥,长兄为父,论资排辈,心理上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参加工作早,可那个十五岁的小孩居然也敢在自己上作威作福,无论如何想不通,无论如何办不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