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181-0190(2/4)

明朝那些事儿朱允炆篇第四十七章

[187]

到关键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这个礼一定能够打动他!

果然,过了一会,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跟我来吧。"

章节字数:2679更新时间:07-02-2216:03

但他所学习的却不是当时行的程朱理学和经世之,其实和尚学这些也确实没有什么用,但让人惊奇

此时的衍却是笑而不言,似乎没有听到这句话,闭目打起坐来。

世之臣

第一叫治世之臣,这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所掌握的是圣人之言,君,其共同特是能够较好的理公务,理清国家大事,皇帝有了这样的臣,就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代表人有很多,如唐代的姚崇宋璟等。这人并不少见,他们属于建设者。

只有一个叫衍的和尚岿然不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比谁都激动,因为他等待这个时机,等待那个人已经很久了。

[186]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地的农民,生意的商人,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他们都是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却不安于从事这些职业,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读书。

不一会藩王们来了,原先吵杂的僧人们立刻安静下来,他们知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朱棣闻听此言,然变,他虽然读书有限,但王上加白是什么字他还是清楚的,他快步走到衍面前,用低严的声音怒斥:"你到底是什么人,不要命了么?!"

一丝笑容爬上了他的嘴角,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英,但他们还可以照人数多少和不同用途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为了编号一致,本节为空)。

所谓能臣并不单指正臣、忠臣,也包括所谓的臣,它只用来形容人的能力,而不是立场。

第三叫救世之臣,这可是稀有品,其遗传率和现世率比熊猫还低,往往上百年才一个。这些人兼有上述两人的特,既学孔孟之,又习权谋诡计。他们能够灵活的使用各手段治理天下,并用自己的能力去延续一个衰败朝代的寿命。其代表人是张居正,这人很少见,他们属于维护者。

第二世之臣,他们并不是所谓的臣,而是臣,他们掌握的是谋诡计,权谋手段,通厚黑学,与第一人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摸爬打多年,经历过许多风波,对人生的黑暗面有着清楚地认识。这些人的能量极大,往往能够将一个大好的朝代断送掉,代表人是安禄山,这人并不多见,他们属于破坏者。

这下朱棣真的兴趣了,自己贵为藩王,要什么有什么,这个穷和尚还能送什么礼给自己?

衍用睛的余光看见了自己等待的人,他终于来了!

这个诱惑太大了,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姚广孝,长洲人(今江苏吴县),生于至元十五年,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生于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诗作画,十四岁家为僧,取名衍。际广泛,当时的名士如杨基、宋濂等人和他关系都不错。

从圣人之言到经世之,他们无书不读,而从这些书中,他们掌握了一些本质和规律的东西,使得他们能够更为理和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成为了踏仕途的一条重要渠。于是许多读书人沿着这条路成为了封建皇帝的臣,协助皇帝统治天下。

(为了编号一致,本节为空)。

姚广孝

[184]

"贫僧有大礼相送。"

"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一白帽给大王!"

而这位衍就是一个典型的世之臣。

他并不是个真正的僧人,在家以前,他也曾饱读诗书,历经坎坷,满怀报国之志却无,他的名字叫姚广孝。

"喔,何礼?"

朱棣愣住了,他回看了一这个自荐的和尚,微微一笑,问了一句似乎很有必要的话:"为何?"

在这些大臣中,有一些更为优秀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英中的英,他们判断问题比别人准确,懂得如何抓住时机,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称这些人为能臣。

朱棣带着招牌似的微笑一路走来,他并没有注意衍,就在他行将经过的时候,这个沉默的和尚突然开了:"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跟随您。"

[185]

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