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杨溥的工作单位就是太东
,所以他被认定为直接责任者,享受特殊待遇,被关
了特级监狱——锦衣卫的诏狱。
永乐十二年(1414)“东迎驾事件”事发,这是一个有着极
政治背景的事件,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正是朱
煦。在这次事件中,太
党受到严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许多大臣被关
监狱当替罪羊,而杨溥正是那无数普普通通的替罪羊中的一只。
锦衣卫诏狱是一所历史悠久,知名度极的监狱,级别低者是与之无缘的(后期开始降低标准,什么人都关),能
去人的不是穷凶极恶就是达官显贵。所谓
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些普通犯人对这所笼罩神秘
彩的监狱也有着好奇心,这
心理也可以理解,从古至今,蹲监狱一直都是
的资本,如“兄弟我当年在里面的时候”说
来十分威风。
杨溥,洪武五年(1372)生,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1400)中士,是杨荣的
士同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也被授予编修,又成为了杨荣的同事,但与杨荣不同的是,杨溥是天生的太
党,因为在永乐元年,他就被派去服侍太
,算是早期党员。
可这个人却浑似坐牢的不是
杨溥没有杨士奇和杨荣那样突的才能,他辅佐太
十余年,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也不引人注目,这样下去,即使将来太
即位,他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但永乐十二年发生的一个突发事件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不过,这个突发事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相信所有的犯人都会选择第二结果,但可惜的是,选择权从来不在他们的手上。
[353]
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杨溥奇就奇在他的反应不正常。
如果明天生命就可能结束,而你却无能为力,你会些什么?
最初诏狱的犯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在等待——被审讯——被殴打(拳脚,上刑
)——等待中度过的,等到没人审你也没人打你的时候,说明你的人生开始
现了三
变数,1、即将被砍
2、即将被释放3、你已经被遗忘了
这样看来,蹲监狱也算是名的一条捷径。
[354]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状况下是准备写遗书或是大吃一顿,把以前没玩的都补上,更多的人则是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
章节字数:3438更新时间:07-02-2216:22
明朝著名的铁汉杨继盛、左光斗等人都蹲过诏狱,他们被打断后,骨
了
来也没人
,任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我们说,这里是真正的地狱。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二十六章
[355]
杨溥的就是这
监狱,刚
来时总是要吃
苦
的,不久之后,他也陷
了坐牢苦等的境况,但杨溥想不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年。
然而事实上,在当年,想靠蹲诏狱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够级别,其次你还要有足够的运气。
这就是诏狱,这里的犯人没有外放风的机会,没有打牌消遣等娱乐活动,自然更不可能在七
钟排队到礼堂看新闻联播。
虽然环境恶劣,但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犯人们的关照,他们秉承着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理理念,对犯人们严格要求,并
持抗拒从严,坦白也从严的审讯原则,经常用犯人练习拳脚功夫,以达到锻炼
的目的,同时他们还开展各项刑
的科研攻关工作,并无私地在犯人
上试验刑
的实际效果。
此外,蹲名的人也绝不在少数。反正在哪里都是坐牢,找个知名度最
的监狱蹲着,将来
来后还可以
“兄弟我当年蹲诏狱的时候”应该也能吓住不少同
中人。
明天就可能被拉去砍
,他却仍在读书,而且是不停地读,读了很多书(读经史诸
书不辍),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在那
险恶的环境下,
命随时不保,读书还有什么用呢?
诏狱是真正的人间地狱,冷
,环境恶劣,虽然是
等级监狱,却绝不是卫生模范监狱,蚊虫老鼠到
跑,监狱也从来不搞卫生评比,反正这些东西
扰的也不是自己。
更惨的是,杨溥的生命时刻都笼罩着死亡的影“东
迎驾事件”始终没有了结,而朱
煦更是
心积虑要借此事彻底消灭太
党,在这
情况下,杨溥随时都有被拉
去砍
的危险(史载“旦夕且死”),然而杨溥却以一
谁也想不到的行为来应对死亡的威胁。
因为一旦了诏狱,就不太容易活着
来了。
朱棣毕竟还是太天真了,杨荣和杨溥这同学加同事的关系,外加内阁七人文臣集团固有的拥立太
的政治立场,说杨荣不是太
党,真是鬼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