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821-0830(2/5)

明朝那些事儿4第八章天下,三人而已(4)

严世蕃自信地看着他的父亲,接着说

“看在你们来迎接的份上,还是给你们一些赏赐,下次注意!”

更为奇怪的是,见到这群劫匪,翟学士的随侍卫竟然没有一个站来,而翟学士本人也是目瞪呆,因为这是一帮有政治背景的劫匪——蛮番。

思前想后,翟学士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可是边侍卫却不执行他的命令,原因很简单:对方人多,真的很多(数百遮)。

杨博召集了所有的侍卫,让他们整理好着装,拿好礼仪装备,然后威风凛凛地走了营房,还没等蛮番反应过来,杨博就对着他们大喝一声:

“翟大人是内阁大学士,亲率大军先行至此,你们来迎接,竟然只来了这个几个人,其余的人哪去了?!若还敢如此轻慢,就把你们都抓起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又打又拉,杨博兄可谓是聪明绝,要知人家盗也讲究吉利,从来不走空趟,给钱也是个意思。

这是打阵的,人家还特地放了话,七大姑八大姨的还没到呢,吃完饭就来。

“有我在,必保大人无恙!”

杨博,蒲州人,嘉靖八年(1529)士,考试成绩一般,考后分到偏僻地方上当县长,和同学们比起来,混得那叫一个灰土脸,但这位仁兄可谓金鱼岂是池中,一到下雨就翻,很有几把刷,虽是文官,却也通军事,后来不知怎么地,被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翟銮看中了,调到京城,先在兵武选司当长,然后去了职方司(俗称最穷最忙)当司长。

有一次,翟学士奉命去巡边,就是所谓的视察国境,问官兵,这是个苦差事,当年又没有直升飞机,这边防哨所要是建在穷乡僻壤,原地带,大学士也得爬山沟,见到人喝杯茶才好走人差。

当然了,他们劫也是先礼后兵的,先派人去接,所谓“邀赏”给钱最好,要是邀不到,咱们就回家去家伙。

唯恐一去不复返的翟学士决定带上杨博,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是十分英明的。大明天下着实不太光明,一路上风冒淋就不说了,到了肃州,竟然碰上了劫的。

夜四鼓嘉靖行

巡游的嘉靖在他的行中安睡,与此同时,几缕黑烟却开始在暗的角落里升腾。

“所谓举世奇才,放当今天下,三人而已!”

这一嗓把劫匪吼糊涂了,被劫的还敢这么嚣张?

翟学士终于安全地回到了京城,而杨博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朝中等重臣。

“列队迎接!”

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丁卯

因为他升得太快,很多人都不服,但事实证明,级领导的光是不会错的,杨博确实是一个天才,他有着一项极为特别的本领——过目不忘,据说大到国家政事,小到各地地形地貌,只要他见过一次,都能熟记于心。此外他还能说好几地方言,这要换到今天估计也是个月薪过万的金领。

“第一个,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杨博”

麻烦了,这偏僻地方,地方衙门也没多少人,要调兵来救,只怕等人到了,翟学士的脑袋已经被人拿去当夜壶了。

嚣张的还在后面,杨博接着喊

翟銮十分好奇地看着杨博,停住了脚步。

“夏言才善断,貌似刚,却事犹豫,优柔寡断,虽位,其实并不可怕,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人。”

因此,他除了好日常工作外,还经常给领导当秘书,去视察。而他最为光辉的经历就发生在当秘书的日里。

明代最锦衣卫

关键时刻,面不重要了,既然打不得,翟学士便打算开溜,然而这时杨博站了来:

瞬息之间,火起,由于风大天黑,火势蔓延很快,又不易控制,侍卫们仓促之间不熟悉方向(此为行),

走在街上都影响市容,但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

所谓蛮番,是指当地少数民族或是不开化人群,这帮人靠山吃山,听说大官到了,不但不怕摊派(穷地方也没啥好摊的),反而奔走相告,秉承大官大抢,小官小抢的神,情动员大家去劫,反正天皇帝远,不抢白不抢。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忽不了。

您一被劫的还嫌咱们人手少?这下搞得盗们也无所适从了,正在踌躇不定的时候,杨博又发话了:

这也真是怪事,朝廷的第二号人(翟銮内阁排名第二)竟然被盗打劫,但在那年你是啥,人家盗也是本职工作,一句话,钱!

“第二个人,是锦衣卫指挥使、都督同知陆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