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打落狗是不够的,最好连狗
也一起吃掉。
考验人品的时候到了,一百年前,明英宗朱祁镇曾站在台上,看着类似的建筑,问
了同样的问题,而那次问答的结果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石亨全家覆灭。
如果赵长的人品好,关系足,应该可以避过这场祸,可惜这位兄弟平日实在缺乏素质。
虽说嘉靖同志天天修,但是毕竟尚未成仙,饭还得吃,觉还得睡,可是西苑的住房条件有限,所以他决定另盖新房。
不久后,给事中罗嘉宾上书皇帝,弹劾赵文华侵吞军饷,数额达十万多白银。嘉靖更为恼火,下令抄家追赃。估计皇帝大人也没想到,这
命令竟然创造了一个追赃记录。
事实上,他已得到消息,某些言官正在积蓄,准备要拿自己开刀,而上面没人保,万一被整下来,不但自己完
,连徐渭、俞大猷、戚继光这帮班底也要跟着一起走人,数年心血自然付之东
。
[943]
一天,嘉靖闲来无事,登望远,忽然看见西长安街有一座豪宅,便问旁边的人:
嘉靖同志还是值得表扬的,他并没有促赵文华,还是住自己的老房
,然而不久之后的一个偶然事件,却将这位包工
彻底送上了绝路。
胡宗宪不愿自己的抗倭大计毁于一旦,但严嵩已不能指望,徐阶和自己又无往,思前想后,无路可走。
这个房地产工程自然给了工
办理,
说皇帝的工程应该加
办,可是赵
长的脑袋不知是不是撞了
,竟然对此不理不问,放任自
,结果一栋房
修了好几个月还没成型,整成了烂尾楼。
但就在他绝望之时,舟山的地方官给他送来了一件奇特的礼,看着
前的这件礼
,胡宗宪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想一举成功,还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
这幅烂药下得实在太猛,看着前的豪宅,回想起自己的烂尾楼,嘉靖怒发冲冠:赵文华,你怕是活腻歪了吧!
胡宗宪自然不喜这位即贪又蠢的包工
,但这位包工
偏偏是他的靠山和支
,现在他死了,自己不但失去了和严党的联系,也失去了有力的支持,胡宗宪这个名字早已在严党的名单上挂了号,时刻可能被人盯上,严嵩固然树大
,自己却不是嫡系,一旦
什么事,这只老狐狸未必肯
。
嘉靖边的陪同人员立刻争先恐后地说
了赵
长的名字,还有一位不厚
的仁兄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尚书的死对严嵩来说是个损失,在徐阶看来,则是个胜利,但对于胡宗宪而言,却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赵长的人生就到此为止了,皇帝大人降了他的官还不罢休,又把他彻底削职为民,并安排他的儿
去边界充军。虽然严嵩多方打
,但无济于事。
严嵩最重要的爪牙之一完了,虽然他本人依然无恙,但严党的
基已然开始动摇,这是徐阶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虽然作用不大,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因为皇帝大人也是要盖房的。
说赵文华死了,事情也就完了,但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徐阶已经懂得了这样一个
理:
想翻本的文华兄赔大了,他连老百姓都没当成,在回家的路上就暴毙而亡,说是暴毙,是因为他的死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944]
对此我一直很纳闷,赵文华同志应该没有练过铁砂掌,个肚
都能
得如此惨烈,如此有
格,也算是
人了。
这位兄台一天晚上心情郁闷,就开始肚
,
着
着,就把自己给
死了(手扪其腹,腹裂,脏腑
,遂死)。
由于抄家后赵文华的财产不够,这笔钱规定由他的
孙代赔。没钱赔?不要
,充军也是有工资的嘛。
了麻烦。
赵文华同志的悲惨经历告诉我们,就算穷疯了,皇帝的东西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动的。
“工的建筑材料,大半都拿去修赵尚书的房
了,陛下的新房哪用得上!”
十几年来,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了无数违心的事,说了很多违心的话,无非是为了当年那报国救民的志向。
于是这笔钱一直赔到了嘉靖的儿的儿
,直到万历十一年,还只赔了一半,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说算了吧,然而明神宗谨记爷爷的教诲,一定要他的
孙接着赔,要么赔光,要么死光。
“那栋房是谁的?”
在皇附近盖豪宅向来是个很危险的事,但人们却屡教不改,赵文华显然也没有足够的觉悟,于是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