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徐大人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三法司的官员们打开了那份奏疏,杀气扑面而来。
杀了此人,天下将无人能胜我。
看完了这封奏疏,连三法司的书呆们也已断定了严世蕃的结局——必死无疑,因为嘉靖最为反
的两个词语,正是“犯上”与“通倭”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众人目瞪呆,愣愣地看着徐阶,等待着他的解释。
“你们是想杀严世蕃呢,还是想要救他?
然而徐阶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们更为吃惊,这位不可测的首辅大人只是微微一笑,从袖
里拿
了一份早已预备好的奏疏:
正如严世蕃所料,三法司采纳了街巷尾路边社的意见,将杀害杨继盛、沈链的罪名
在了严世蕃的
上,所谓冤杀忠臣,天下公愤之类,写得慷慨激昂。
法司的官员们揣上这份致人死命的奏疏,哆哆嗦嗦地走了,临走时,他们以无比敬畏的神向徐大人告别,而徐阶依旧礼貌的回礼,面
平静,似乎之前的那一切从未发生过。
“当今皇上是英察之主,从不肯自认有错,你们如果把这条罪状放上去,岂不是要皇上好看?如此受人欺瞒,皇帝的颜面何存?到时皇上发怒,严世蕃自然无罪开释。”
[1003]
怎么着?难您还能未卜先知?
其次,他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
现在你要告诉他,兄弟你错了,人家借你的手杀掉了杨继盛,你还在上面签了字,你是个白痴冤大,他自然要发火,否定你的说法,于是严世蕃同志刚好可以借机脱
。
[1004]
这是一个侮辱智商的问题,几位司法当即涨红了脸,大声叫
:
“这件事情你们得很好,文辞犀利,罪名清楚。”
最后,他还占据土地修房,
据现场勘查,这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严世蕃狗胆包天,竟然在上面盖楼,实在是罪大恶极(这条罪名当年胡惟庸也挨过)。
完稿之后,他们依例将罪状送内阁首辅徐阶审阅。
书呆们
了,他们的脑袋还没回过神来,只是傻傻地问徐阶,既然如此,那就请您
个主意,定个罪名,我们
上去办。
徐阶似乎已经等待他们多时了,他接过稿件,仔细看完,然后微笑着夸奖:
在近三百年的明代历史中,这是让我极
的一幕,每念及此,不禁有
骨悚然之
。因为在这场平淡的言谈分析中,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蕴
着一
更为可怕的智慧。
徐阶的正义
杜月笙也不争辩,乖乖受罚,暗中却指使他人检举孔祥熙儿投机倒把,把事情直接闹到了蒋经国那里:如果你不
理他,凭什么
理我?
“那还用说,自然是要杀了他!”
于是轰轰烈烈的上海金保卫战就此草草收场,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杜
氓也得以解脱。
“你们并不明白其中奥妙,虽说杨继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愤,却绝不可上奏皇帝,要知,杨继盛虽是为严氏父
所害,斩首的旨意却是皇上下达的。”
作为当时世间最为明的两个人,严世蕃和徐阶都
锐地抓住了这场斗争的最关键要素——嘉靖。事实上,严世蕃死不死,放不放,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罪,有多大罪,别说内通日本人,就算他勾结外星人,只要嘉靖不开
,
“我已经写好了,你们送上去就是了。”
但严世蕃却没有杜月笙的运气,因为他的对手是徐阶,是一个足以与他匹敌的人。
徐阶说得没有错,严世蕃的如意算盘正是如此,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他先放风声,说自己最害怕杨继盛事件,然后诱使三法司的人将此罪状上达,因为嘉靖皇帝的
格他十分了解,这位仁兄过于自负,认定自己天下第一,没人能骗得了他,也从不肯认错。
看着激动的同志们,徐阶笑了声:
这招十分狠毒,即所谓拖皇帝下,不是一般人能想得
,用得上的,比如后来的上海滩第一老
氓杜月笙,也曾用过这手,当时正值解放前夕,蒋介石之
蒋经国奉命到上海整顿金
秩序,打击投机,
得
火朝天,结果搞到了杜月笙的
上,不但毫不留情,还明确表示整的就是你。
“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各位”徐阶突然收敛了笑容,用冷峻的气说
:
简单说来,严世蕃的罪名有以下几,首先他和罗龙文是哥们,而罗龙文勾结倭寇,严世蕃也与倭寇挂上了钩,他们聚集海匪,并企图里通外国,逃往日本。
“此奏疏一旦送上,严世蕃必定逍遥法外,诸位只能白忙一场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