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141-1150(2/5)

他抬起了,看到了前这个正在文案前忙碌的人,没错,这个人就是答案,是他主导了所有的一切,这个人不是张先生,不是张老师,也不是张大臣,他是霍光,是一个可以威胁到自己的人。

在他十八岁的大脑里,一切都在飞快运转着,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是谁导致了这一切?是谁压制了自己?

张居正并不是虚情假意,夏言、严嵩、拱的例都摆在前,血淋淋的,还没,唯一能够生还的人,是他的老师徐阶,而徐阶唯一的秘诀,叫见好就收。

这就是万历八年发生的醉酒打人事件,事情很简单,后果很严重,皇帝大人的朋友和老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敌人。

然而就在这一团和气之下,在痛哭与求饶声中,一颗仇恨的已经埋下,八年的情就此划上句号,不是因为训斥,不是因为难堪,更不是因为罪己诏,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权力。

着这一切,喝醉了酒,打了个人,怎么就落到这个地步?差被人赶下岗?

明朝那些事儿5[1145]

但整看来,局势还不是太悲观,毕竟还有李太后,有她在中间调和,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也差不到哪去。

自古以来,用来吓唬小孩的人(或东西)很多,从最早泛指的老妖怪,鬼(西方专用),到后来的,比如三国时期合大战后,战场之上彪悍无比的张辽同志,就曾暂时担任过这一角(再哭,张文远来了!),再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也客串过一段时间,到我那时候,全国拐卖成风,人贩又成了主角。

“张先生不能走,

万历确实不同意,一方面是不适应,毕竟您都了这么多年,突然给我,怎么应付得了;另一方面是试探,毕竟您都了这么多年,突然给我,怎么解释得了。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吓人的内容也在变,但有一是不变的,但凡当这类主角的,绝不是什么让人喜的角

自从有了张居正,李太后十分安心,这个男人不但能帮她看家,还能帮她教孩,即当家,又当家教师,还只拿一份工钱,实在太过划算。

两天后,张居正再次上书,决要求走人,并且表示,我不是辞职,只是请假,如果您需要我,给我个信,我再来也成。

对不断恶化的局势,张居正倒也不是毫无察觉,在醉酒事件之后不久,这位老的仁兄曾提过辞职,说自己了这么多年,发也白了,脑袋也不好用了,希望能够早日回家红薯,报告早晨打上去后,一顿饭工夫回复就下来了——不行。

现在是收的时候了。

小时候,我不听话的时候,我爹总是对我说,再闹,人贩就把你带走了,于是我立刻停止动作,骨悚然地坐在原地,警惕地看着周围,虽然我并不很清楚,人贩到底是啥玩意,只知他们喜拐小孩,拐回去之后会拿去清炖,或是红烧。

万历也有淘气的时候,每到这时,替人贩位置的,就是张居正,李太后会以七十岁老太太的吻,神秘诡异的语气,对闹腾小孩说

李太后是生意人,她没有好聚好散、细的觉悟,也无需替张居正打算,既然好用,那就用到用废为止,于是她开了尊

生意人和政治家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政治家是养羊,生意人是养猪。养羊的,每天放养,等到羊长长了,就剪一刀接着养,无论如何,绝不搞鱼死网破,羊死绝的事情,而生意人养猪,只求养得的,过年时一刀下去,就彻底了事,没有长期生意的打算。

“你再闹!让张先生知了,看你怎么办?”(使张先生闻,奈何)

这话一来,万历终于放心了,不是挖坑,是真要走人。照他的想法,自然是打算批准了,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大团圆结局是可以期待的,然而关键时刻,闹事的又场了

明朝那些事儿5[1144]

在张居正和李太后看来,这是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万历兄将从中取经验,今后会好好待人,在成为明君的路上奋勇前

所以从小时起,在万历的心中,张居正这个名字代表的不是敬,而是畏惧,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那位生意人母亲。

可问题在于,这位中年妇女并非缓冲剂,反倒像是加速剂,在日常生活中,她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小生意人本——把占便宜行到底。

对于小生意人而言,有便宜不占,那就真是王八了,于是慢慢地,她在其他领域也用上了张居正,比如…吓唬孩

这句话对万历很用,很明显,张先生的威慑力不亚于人贩

我已经十八岁了,我已经是皇帝了,凭什么指手划脚,凭什么威胁我?你何许人也?贵姓?贵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