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151-1160(1/5)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151-1160

[1151]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少颖min绝lun,嘉靖十八年(1539)中秀才,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人皆称dao。

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qi重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代嵩首辅,倾心委于张居正,信任有加,草拟遗诏,引与共谋。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bu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

隆庆六年(1572),隆庆驾崩,张居正引冯保为盟,密谋驱逐高拱,事成,遂代拱为内阁首辅。

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吏闻风丧胆,政令传chu,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万历六年(1578),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百姓为之huan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间已无张居正。

一个神秘的年份

张居正死了,但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对万历而言。

刚满二十岁的他踌躇满志,虽然他不喜huan张居正,却继承了这位老师的志向。自从正式执政以来,一直勤奋工作,日夜不息,他似乎要用行动证明,凭着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至少比那个人qiang。

所以从万历十一年(1583)起,他显现chu了惊人的ti力和jing1力,每天chu1理政务时间长达十余个小时,经常到半夜还要召见大臣,而且今天的事情今天办,绝对不会消极怠工。

这并非夸张,事实上,他还干过一件更为夸张的事情。

万历十一年(1583),北京地区大旱,当年没有天气预报,也搞不了人工降雨,唯一的办法是求雨。

虽然这招不一定灵,但干总比不干好。一般说来,求雨的人级别越高,越虔诚,求到雨的机率就越大。因为当时的人认为,龙王也有等级,也讲人际关系,降不降雨,降多少,什么时候降,mapi响不响,那是比较关键的。

而这一次,万历打算自己去。

他求雨的地点,在南郊天坛。

皇帝求雨也不新鲜,但这次求雨却十分不同,因为万历兄…是走着去的。

[1152]

我来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的特别之chu1,当年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故gong,而天坛——就是今天的天坛。

去过北京的人应该知dao,这两个地方相隔比较远,juti说来,至少有五公里。上个月我坐chu租车去,还hua了二十分钟,而万历是坐11路车去的——两条tui。

不但走着去,还走着回来,在场的人无不gan佩于他的毅力,同时也无奈于他的执著——皇帝走,大家也得跟着走。

除了徒步拉练锻炼shenti外,万历对百姓生活也很关注,比如当时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遭遇灾荒,地方官报告上来说:an照考成法,无论如何我们也是收不齐了,麻烦您通rong通rong,把今年的任务降一降。

一天之后,他们等到了皇帝的回复,一个chu人意料的回复: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收了,全都免了吧!”

这就是万历同志的觉悟,在张居正死后,他一直保持着激昂的斗志与热忱,直到那个神秘年份的来临。

人生很漫长,但关键chu1只有几步。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许多人并不知dao,其实历史也是如此。

公元755年,当唐朝文明chu1于巅峰之时,一个叫安禄山的矮胖子突然起兵闹事,揭开了安史之luan的序幕,繁荣的唐朝从此陷入衰弱。

公元755年,这个年份就此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八百年后,宿命的转折再次到来。没有原因,没有预兆,停留在这个神秘的年份——万历十五年。

简单说来,在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情,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

第一件大事:戚继光去世了。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戚继光是个无人敢惹的角se,虽然偶尔也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弹劾他吃空额搞钱,在军中培养个人势力等等,却始终没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后台太ying外,还是由于水平太高,边界没他不行。

但事实证明,水平不如后台好使,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被调离了蓟州,去了广东,虽然职位没变,但戚继光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他称病不chu,不久后,便离职回了登州老家。

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chu发前往北京,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练兵东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