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171-1180(2/5)

最先有此觉悟的,是小早川隆景,这位日本国内的著名智将率领第六军军全州,此地已无朝军主力,此来正是所谓“扫清残敌”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十分多余。

明朝那些事儿6[1174]

其实来岛兄还是太脆弱了,事实证明,被李舜臣打得自卑到自尽的人,绝不只他一个。

以上三队以品字型布阵,向全罗击,限期一月,务必要将李舜臣主力彻底歼灭!

过程就不提了,我也没办法,实在是不值一提,在短短四个小时之内,战斗就已结束,日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共有五十九艘战舰被击沉,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板安治三员大将带逃跑,两名日军将领由于受不了刺激,切腹自杀,上千日军淹死。史称“闲山大捷”

这个人的名字叫来岛通久,如果说九鬼嘉隆是日本国内第一海军名将的话,他大概就是第二。

但毕竟只有一个李舜臣,朝鲜人民也不能都搬去海上住,所以该丢的地方还是丢了,该跑的人还是跑了。朝鲜亡国在即,李舜臣回天无术。

明朝那些事儿6[

总而言之,在日本国内战史被得神乎其神的海军,以及所谓海军名将们,就是这么个表现,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来岛通久的死,以及一连串的失败,终于让日本海军明白,这个叫李舜臣的人,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

结果是这样的,经过几个钟的战斗,日军大败,被阵斩五百余人,小早川隆景带逃窜,权节度使也并未追击——手中兵力太少。史称“梨峙大捷”

这是打“残敌”还没完,下面这位更惨,而他遇到的,是民兵。

著名智将对无名小卒,锐对游击队,当面锣对面鼓躲都没法躲,无可奈何,那就打吧。

在战争初期,由于朝鲜的政府军实在太差,日本的诸位名将们可谓一打一个准,尽了风,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的时候,一个人正站在岸上,绝望地看着他的背影,腰刀,切腹自尽。

九鬼嘉隆(他掌握日本海军实际指挥权)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立即安排舰队发,一百四十艘战舰浩浩地向着全罗开去,现在,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李舜臣。

加藤嘉明统帅第二队,共三十艘战舰,负责接应。

这位更惨的仁兄,名叫福岛正则。

胁板安治统帅第一队,共七十艘战舰,作为先锋。

九鬼嘉隆统帅第三队,共四十艘战舰,负责策应。

联合舰队日夜兼程,抱着绝不打游击的觉悟,向全罗赶去,然而就在半路上,他们的觉悟提前实现了,因为李舜臣,就在他们的面前。

虽然李舜臣实在有过于积极,虽然日军的指挥官们个个目瞪呆,但既然人都到了,咱们就开打吧。

我也曾被忽悠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放下游戏和电影,翻开日本和朝鲜的古史料,才终于证实了一句话的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日本人是很有组织的,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就逐级上报,一层报一层,最后报到丰臣秀吉那里,丰臣老板一看,顿时大怒:一个人带着几十条船,就把你们打得到跑,八嘎!

这位仁兄之前也是海盗,在中国(日本地名)地区盘踞多年,向来无人敢惹,连织田信长、利元就等超级诸侯都要让他三分,然而在李舜臣的面前,他彻底崩溃了,除了他的舰队,还有他的尊严。

日本国内史料对这段“光辉历史”一向是大书特书,特别对诸位武将的包装炒作,那是相当到位,在《日本战国史》中,就有这样一句极为优的话:

这位仁兄名不见经传,且是名副其实的“残敌”——队被打散了,光州的节度使,带着两千残兵,跑到了全州打起了游击。

耀无比的日本名将之星照亮了朝鲜的夜空,如同白昼。

结果人意料“残敌”竟然主动现了——光州节度使权朴。

九鬼嘉隆认为,自己目前的战力,李舜臣是绝对无法抵挡的,他最担心的,是李舜臣闻风而逃,打游击战,那就很疼了。

在得到日军总攻击的消息后,李舜臣十分兴奋,他已经厌倦了小打小闹,于是连夜带领海军主力,于八月三日到达庆尚闲山岛,找到了那些想找他的人。

而相关的战国游戏,战国电影等等,对战国名将们的宣传更是不遗余力,朝作战的这几位日军军长,也被得神武无比。

但是八嘎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亲自制定了一个战略,命令集中所有舰队,寻找李舜臣军,行主力决战,战略署为:

在李舜臣的阻击下,日军陆并的企图被打破,海上攻击暂时于停顿状态,李舜臣以他的天赋,完成了这一壮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