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261-1270(2/5)

半个月下来,日军饿得半死不活,小西行长没辙了,竟然主动派人找到陈璘,希望他能让条来,而作为代价,他提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换条件——一千两百个人

麻贵答:无定事,来回巡视即可。

这一军事署,在今天的军事教科书里,叫囚笼战术;在街大婶的中,叫关门打狗。

明朝那

明军知,日军不知明军知。在千钧一发的局势中,战场迎来了最后的宁静。

明朝那些事儿6[1263]

然而意外发生了。

麻贵回答:我哪里也不去,驻守原地。

今时今日,还敢如此狂妄,似乎有不近情理,但事实上,这是日军的一个策略。为了掩护即将到来的撤退,必须麻痹敌军。

所以麻贵立即判定了日军的真实意图——逃跑。

因为麻贵同志虽然姓麻,却很难被麻痹。毕竟在明朝政府混了几十年,什么谋诡计都见过了,日本人在这方面,还于小学生平。

三路攻击失败之后,麻贵已经确定,攻是不可行的。即使攻下,明军的损失也会极其惨重,而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谈判也是不可信的。退两难之际,他想到了陈璘,想到了一个不战而胜的方法。

话说到这个地步,也是真没办法了。当然,陈璘并没有答应,因为他要的,绝不仅仅是一千两百人。

如无意外,日军将携带其掠成果,背负着杀戮的血债,安然撤回日本。

就在此前不久,日本五大老(丰臣秀吉五位托孤大臣)向明军派使者,表示如果朝鲜派作为人质,并每年纳贡米、虎、人参,日方于怜悯,将会考虑撤军。

依照之前的约定,日军加藤清正、岛津义弘、小西行长三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利品,准备撤退。而对峙的明军,却依然毫无动静,仍旧被蒙在鼓里。

在期盼和忐忑之中,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麻贵下令,所有明军立即停火,中路军董一元、西路军刘綎派使者,与对峙日军协商停战。总而言之,大家都不要动了。

躲不过也抢不过,日军叫苦不迭,特别是小西行长,因为三路日军中,他的境最惨,加藤清正占据蔚山,岛津义弘驻扎泗川,这两个地方离海很近,只要躲过陈璘,靠岸把粮卸下来就能跑。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派藤堂虎率军迎战。但陈璘同志实在是多才多艺,不但能抢,也能打,几次锋下来,藤堂虎落荒而逃,再也不敢来逞能(见璘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

看着一,满腔怒火的陈璘,麻贵终于说了迷题的答案。

无论如何,双方都已确定,生死成败,只在顷刻之间。

事实证明,麻贵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十月中旬起,陈璘开始改行,起了海盗。率军多次扫,见船就抢,抢完就烧,把朝鲜沿海搞成了无人区。他得相当彻底,以至于某些朝鲜船队由此经过,也被抢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个所谓的计策,却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可是小西行长所的顺天,不但离海远,而且路复杂,千回百转,去了就不来,陈璘最喜在这里劫,许多日本船打死都不愿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突然自蔚山撤退。然而,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明军并未阻拦

此时是十一月七日,麻贵命令,全军动员,密切注意日军动向,随时准备击。

唯一活动的人,是陈璘。而他的任务,是率舰队沿朝鲜海岸巡航,并击沉所有敢于靠近海岸的日本船队。

十一月八日,驻扎在古今岛的陈璘接到密报,确认丰臣秀吉已经死亡,日军即将撤退。他随即下令,军戒备,准备作战。

麻贵告诉陈璘:我军作战计划已定,自即日起,你所属之明军,应全开赴海上。

明朝那些事儿6[1264]

日军就此陷绝境,但小西行长并不慌张,因为那个约定的日期,已经近在前。

无论日军多敢玩命,毕竟都是人,是人就要吃饭,而这些后勤补给必须由日本国内海运而来,所以只要封锁海岸线,打击日本船队,敌军必定不战而溃。

陈璘问:所往何事?

十天之后,最后摊牌。

贵的行径,陈璘十分愤怒,然而没过多久,麻贵再次找到了他,并给他另一个任务。

十一月五日,只要等到那天,一切都将结束。

这意思是,如果你放条生路给我走,我就留一千两百人给你,请功也好,杀也罢,你自己看着办。

陈璘再问:那你准备什么

经过无数次试探与挫折,麻贵终于找到了日军的最大弱——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