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1391-1400
[1391]
杨镐的错误,并不是他干了什么,而是他什么也没干。
其实从他接手的那天起,失败就已注定。因为以当时明军的实力,要打赢是不容易的,加上他老人家,那就变成不可能了。
可惜这位大爷对此毫无意识,还把军队分成了四bu。
在这四支bu队中,他把最jing1锐的六万余人jiao给了杜松,由其担任先锋。其余三bu各两万人,围攻努尔哈赤。
这个想法,在理论上是很合理的,但在实践中,是很荒谬的。
an照杨镐的想法,仗是这么打的:努尔哈赤要呆在赫图阿拉,不许随便luan动,等到明朝四路大军压境,光荣会师,战场上十二万对六万,(最好分pei成两个对一个),也不要骑ma,只能步战,然后决一死战,得胜回朝。
有这zhong脑子的人,只pei去撞墙。
要知dao,努尔哈赤先生的日常工作是游击队长,抢了就分,打了就跑,也从来不修碉堡炮楼,严防死守。
这就意味着,如果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杜松将不ju备任何优势,再加上杜将军的脑jin向来缺gen弦,和努尔哈赤这zhong老狐狸演对手戏,必败无疑。。
而当努尔哈赤听到明军四路进军的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话: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我仿佛看见,一chu悲剧正上演,剧中没有喜悦。
二月二十八日,明军先锋杜松抵达抚顺近郊。
为了抢tou功,他命令士兵日夜不停行军,但由于路上遭遇女真bu队阻击,辎重落后,三月一日,他终于停下了脚步,就地扎营。
他扎营的地点,叫zuo萨尔浒。
死战
此时的杜松,已经有点明白了,自他chu征以来,大仗没有,小仗没完,今天放火明天偷袭,后勤也被切断,只能扎营固守。
多年的战争经验告诉他,敌人就在yan前,随时可能发动进攻,情况非常不利,bu下建议,应撤离此地。
但他并未撤退,却将手下六万人分为两bu,分别驻守于吉林崖和萨尔浒。
杜松并未轻敌,事实上,他早已判定,隐藏在自己附近的,是女真军队的主力,且人数至少在两万以上。
以自己目前的兵力,攻击是不可能的,但防守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没有撤退的必要。
应该说,他的判断是准确的,只有一点不同——埋伏在这里的,并不是女真bu队的主力,而是全bu。
[1392]
四路大军chu发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明确,真正的主力,是杜松的西路军。所以他即刻动员全bu兵力,向抚顺前进,寻求决战。
当然,在决战之前,他还要玩点老把戏,摸哨、夜袭、偷粮食之类的活没少干,等到杜松不堪sao扰,在萨尔浒扎营的时候,他已然是胜券在握。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已无悬念。
三月二日,努尔哈赤发动八旗中的六旗,共计四万余人,猛攻明军萨尔浒大营,明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站在吉林崖大营的杜松,亲yan看到了萨尔浒的覆灭,他一言不发,穿上了自己的盔甲,集合了剩余的士兵,准备迎接最后的战斗。
努尔哈赤再次发动了进攻,这一次,他带齐了八旗的全bu兵力,向吉林崖发动了总攻。
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杜松毫无畏惧,他率领明军拼死作战,激战直至夜晚,重创敌军。
然而实力就是实力,勇猛无畏的杜松终究还是战死了,和他一起阵亡的,还有上万名宁死不屈的士兵。
西路军就此全军覆没。
其实无论是决策错误,还是指挥错误,都已经不重要了,作为一名勇敢的将军,杜松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因为,他是战死的。
最先知dao西路军覆没消息的,是ma林。
此时他的位置,距离萨尔浒只有几十里。
作为一个文人,ma林没有实践经验,但再没经验,也知dao大祸就要临tou。
关键时刻,ma林ti现chu了惊人的理论天赋,他将所bu两万余人分为三bu,互相呼应,并且挖掘壕沟,加qiang防御,等待着努尔哈赤的攻击。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作为第一次上战场的将军,有如此表现,就算不错了。
可是不错是不够的。
一天之后,努尔哈赤发动了攻击。事实证明,ma林的bu署给他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六万多人打了半天,一点进展都没有,努尔哈赤没有办法,竟然带了一千亲兵上阵冲锋,才打开突破口。
但ma林同志的表现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他面对的,是三倍于他的敌人。而作为文人,他的观念也有点问题,最后关tou抛下了两个弟弟,自己先跑了。
北路ma林军就此覆没。
西路军完了,北路军也完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辽东。
但东路的刘綎却对此毫不知情,因为他连路都没找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