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541-1550(2/5)

皇太极急了,于是他坐了下来,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送到城门,被死了,又写一封,再让人去送,没人送。

皇太极知,忽悠是不行了,只能拼,后金军随即蜂拥而上,攻击城池。

皇太极度过了失望的一天,而即将到来的第二天,却会让他绝望。

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这支由辽人为主的骑兵训练有素,并良的多,作战极为勇猛,有极的冲击力,成为明末最悍的武装力量。

其实赵率教是有苦衷的,他本不想耍皇太极玩,可是无奈,谁让你来这么早,搞得老走也走不掉,投降又说不过去,只好等援兵了,可是空等实在不太像话,闲来无事谈谈判,当作消遣仅此而已。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44]

清晨,正当皇太极准备动员军队攻城的时候,城内的使者来了,不但来了,还解释了昨天没开门的原因:不是我们不情,实在天太晚,不方便开门,您多见谅,今天白天再派人来,我们一定接待。

照战前的署,援军应赶到锦州附近,判明形势发动突袭,击破包围。

他主动派使者,要求城内守军投降,第一次没人理他,第二次也没人理,到第三批使者的时候,赵率教估计是烦得不行,就站到城,对准下面一声大吼:

这封书信并不是劝降信,而是挑战信,他在信中表示,你们缩在城里,不是好汉,有来打,你们一千人,我这里只十个人,谁打赢了,谁就算胜。你要是敢,咱们就打,要是不敢,就献城内的所有财,我就退兵。

这批使臣还比较负责,赖在城下就不走了,于是过了一会,赵率教又来喊了一嗓

究其原因,还是招数太低级,这摆明从《三国演义》上抄来的所谓激将法(《三国演义》是后金将领的标准兵书,人手一本),只有在《三国演义》上才能用。

好汉,好汉是不吃前亏的。

但书信送城后,却迟迟没有反应,连平时来吼一嗓的赵率教也没有踪影,无人搭理。

“你们退兵吧,我大明给赏钱!(自有赏)”

皇太极崩溃了,要么就打,要么就谈,要谈又不给开门,送信你又不回,你他娘到底想怎么样?

皇太极很愤怒,因为他被人涮了,但问题是,涮了他,他也没办法。

皇太极欣喜若狂,连忙选了两个人,准备城谈判。

皇太极很兴,又派了使臣,可是到了城下,明军依然不给开门。

都明白,你压就攻不下来,你攻不下来,我嘛投降?

可是这两位仁兄走到门,原本说好开门的,偏偏不开,向上喊话,又没人答应,总而言之无人理会,只好打转回家。

在这上,皇太极游牧民族的狡猾,联系到他爹喜的,这个提议的真正目的,不过是引明军战。

但皇太极似乎不明白这个理,第二天,他又派了几批使者到锦州城谈判,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回应,守军说,你要谈判,使者是不算数的,必须派使臣来,才算正规。

就在皇太极被得几乎神失常,气急败坏的时候,城内突然又派了使者,表示谈可以,但不能到城里,愿意到皇太极的大营去谈判。

在满桂带领下,关宁铁骑日夜兼程,于十六日抵达塔山附近的笊篱山。

正月十六日,消遣结束,因为就在这一天,援兵到达锦州。

六年前,在辽战役中,守将袁应泰以五万明军,列队城外,与数量少于自己的后金军决战,结果一塌糊涂,连自己都搭了去。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

得到锦州被围的消息后,袁崇焕十分焦急,他随即调派兵力,由满桂率领,前往锦州会战。援军的数量很少,只有一万人。

面对着城的大炮,他决定,暂不攻——谈判。

然而这个构想被无情地打破了,因为就在那天,一位后金将领正在笊篱山巡视——莽古尔泰。

无奈之下,他派人把这封劝降信了城里,毫无回音。

他毫无畏惧,因为他所率领的,是辽东最为锐的队——关宁铁骑。

但宁远战役的后遗症实在太过严重,后金军看见大炮就,没敢玩命,冲了几次就退了,任上级骂遍三代亲属,就是不动。

被整疯的皇太极接待了使者,并且写下了一封十分有趣的书信。

六年后,满桂带一万人,去锦州打六万后金军。

“要打就打,光说不用!(可攻不可说也)”

所谓一千人打不过十个人,比如一千个手无寸铁的傻打不过十个拿机枪的特兵,一千个平民打不过十个超人,都是很可能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