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601-1610(2/5)

他是这样说的,不是这样想的。

要打通攻略二,靠运气是没戏的。你必须买通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地方官员(能买通早就买了),也不是刑(人太多,你买不起),更加不是皇帝(你试试看)。

事情闹到这步,只能说他实在太有个了。

无论费多大功夫,能保住命,还是值得的。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3]

唯一拥有复权的人,是皇帝。

但这件事也不容易。因为能翻皇帝公文的,大都是司礼监,能混到司礼监的,都不是凡人,很难攀上关系,且收费也很贵,就算买通了,万一哪天他忘了,或是下去了,该杀还是得杀。

仅此一条,即可死袁崇焕。

照史料的说法,听说此事后,崇祯“惊惶不已”

但问题是,如果你的名字在名单上,无非也就让皇帝大人受累勾一笔,秋后就拉去砍了,怎么可能活二十多年不死呢?

而能这件事的,只有皇帝边的太监,而且这事没啥风险,也就是把公文换个位置,又没拿走,皇帝发现也没话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你在哪里犯罪,市区、县城乃至边远山区,无论你犯的是什么罪,杀人、放火或是砸人家窗,且无论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还是王侯将相,只要你犯了死罪,除特殊情况外,都得层层报批,县城报省城,省城报刑,刑报皇帝,皇帝批准,才能把你掉。

综上所述,在明代,要合法掉一个人,是很难的。

此即所谓君临天下,慈悲为怀,皇帝大人是神龙转世,犯不着跟你们平百姓计较,少杀几个没关系。

相对而言,攻略二的生存机率要得多。当然,成本也得多。

更重要的是,此时已有传言,说袁崇焕杀死文龙,是与皇太极合投敌,因为他了皇太极想不到的事。

惊惶是肯定的,好不容易找了个人收拾残局,结果这人一上来,啥都没整,就先掉了帮自己撑了八年的总兵,脑袋了不成?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4]

但是皇帝们绝不会想到,明天勾的那张名单,并不是今天前的这张。

是刑长。

皇帝大人从来不清理办公桌,也不整理公文的,每次死刑名单送上来,都是往桌上一放,打完勾再换一张,毕竟我国幅员辽阔,犯罪分不缺,动不动几十张勾决名单,今天勾不完,放在桌上等着明天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攻略不适用于某些特殊人,比如崇祯,工作劲极大,喜打勾,一勾全勾完,且记极好,又比较讨厌太监,遇到这皇帝,就别再指望了。

批准的方式是打勾,每年刑的官员,会把判刑定罪的人写成名单,让皇帝去勾,勾一个杀一个。

所以要保证活下来,我们必须另想办法。

杀个老百姓,都要皇帝复,握有重兵,关系国家安危的一品武官文龙,就这么被袁崇焕杀了,连个报告都没有。

而是太监。

在朝廷里,太有个的人注定是混不长的。

攻略二同样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习惯——日理万机。

死缓二十多年的奇迹,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独特习惯,要知,皇帝大人在勾人的时候,并不是全勾,每张纸上,他只勾一分,经常会留几个。

说法是比较扯的,整个辽东都在袁崇焕的手中,他要投敌,打开关宁防线就行,文龙只能在岛上看着。

玄机就在这里,既然皇帝只打勾,名字太多,又记不住,索就把下面名单挪到上面去,让没钱的难兄难弟们先死,等过段时间,看着关系的那张名单又上来了,就再往下放,周而复始,皇帝不批,就不能杀,就在牢里住着,反正住,每年全家人牢过个年,吃顿团圆饭,不亦乐乎。

但崇祯同志不愧为政治家,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装了孙:人你杀了,就是骂你,他也活不了,索骂他几句,说他死得该再吐上几唾沫,没问题。

袁崇焕非常兴,杀人还杀好了,很是欣鼓舞了几天,但他并不清楚,他可以越权,可以妄为,却必须满足

自古以来,人命关天。

崇祯二年(1629)六月十八日,崇祯下令,痛斥文龙专横跋扈,目无军法,称赞袁崇焕理及时,没有防卫过当,加以奖励。

之所以说这么多,得这个结论,只是要告诉你,袁崇焕的行为,有多么严重。

但要把你的命寄托在皇帝大人打勾上,实在太悬,万一那天他心情欠佳,全勾了,你也没辙。

不死攻略二:

这份旨意说明了崇祯对袁崇焕的完全推崇和信任,以及对文龙的完全唾弃。

但袁崇焕梦也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一份嘉奖。

不死攻略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