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开战了。
第二个问题,也没什么疑问,卢象升死了,杨嗣昌快死了。
消息传来,皇太极了,一年都没动静,忽然来这么一下,你打
血了不成?
但皇太极的这个鼻血,据说相当之诡异,量大,还没个停,连续
了好几天,都没办法。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很。
打了这么多年,说皇太极同志是不会懵的,但这次实在例外,因为他虽然料定对方会来,却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多。
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洪承畴兵了。
一般说来,鼻血,不算是个问题,拿张手纸
着,也还凑合。
局势就此陷僵持,清军在祖大寿外面,洪承畴在清军外面,双方就隔几十里地,就不打。
得知他兵后,皇太极就懵了。
洪承畴的队,总计人数,大致在十三万左右。属下将领,包括吴三桂、白广恩等,参与作战
队除本
洪兵外,还有关宁铁骑一
,总之,最能打的,他基本都调来了。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于是他立即上,率领所有军队,前往松山。
只有洪承畴。
就这样,从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到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双方对峙一年。
就军事实力而言,清军的战斗力,要于明军,辽东能撑二十多年,全靠关宁防线,如果丢了,很没戏了。
耗着就耗着吧,总好过回家困觉。
问题解决了,办事。
开会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要不要去,二、派谁去。
因为洪承畴来后,看上去没有打仗的打算,安营、扎寨,每天时吃饭,睡觉,再吃饭,再睡觉,再不就是朝城里(锦州)喊喊话,兄弟
住等等。
当时皇太极,正在鼻血。
但要留在这里,对方又不跟你开仗,只能耗着。
但军情急,在家养着,估计是没辙了,于是皇太极不顾
鼻血,带病工作,骑着
,一边
鼻血,一边就这么去了。
第一个问题很快解决,一定要去。
过之后,他才想明白,这是战术。
考虑到对方的战斗能力和兵力,皇太极随即下令,继续围困锦州,不得主动战,等待敌军
攻。
这个举动大大乎清军的意料,清军总指挥多尔衮(皇太极回家)没有提防,十万人突然扑过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败。
但是,有个问题。
但崇祯实在够意思,别说七八月,连七八天都没想让他等,他当即开会,商量对策。
洪承畴突然打破平静,兵,向松山攻击
。
前来,要小心敌人陷阱,不要轻敌冒,我还撑得住,七八月没问题
当然,清军也没完全闲着,攻不行,就开始挖地
,据说里三层、外三层,赛过搞网络的,密密麻麻。
洪承畴的打算很简单,他判定,如果真刀真枪拼命,要打败清军,是很困难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守在这里,慢慢地耗,把对方耗走了,完事大吉。
这是个老谋算的计划,也是最好的计划。对这一招,皇太极也没办法,要走吧,人都拉来了,路费都没着落,就这么回去,太丢人。
[1765]
但事实告诉我们,祖大寿,那真是非一般的顽,而且他还打了埋伏,之前跟朝廷说,他可以守八个月,实际满打满算,他守了两年。
本来是想玩玩,对方却来玩命,实在太敞亮了。